作為民辦高校教師,針對民辦高校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弱等多方面的問題,如何在課堂上將教師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加速學生的認知過程就顯得極為重要。現就民辦高校課堂教學作以下探討:
一 作為民辦高校授課教師一定要因材施教
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和知識水平結構,選擇好對應的講課方法,進而設計教案。盡量做到舊知識點的回憶和再現,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利用學生已學過的熟悉的知識引出新知識,引起學生的共鳴。了解學生的專業水平和以往課程的整體成績等信息,以便決定本課程在本屆的講法,如何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以及考慮如何與其專業相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二 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雙邊活動,只有學生的積極配合與互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互動是促進課堂活躍的不變法則。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呢?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推導和問題的解答,一堂課下來,學生有成就感和喜悅感。這里教師一定要防止學生出現被迫學習的情況,若出現此問題,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參與學習活動,變被迫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 教師應該注意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內容
對本門課的全部理論內容都要有全面、深入、透徹的理解,對這門課所涉及的主要能力要求都能夠全面、熟練、牢固地掌握。只有從廣度和深度上吃透教學內容,才能做好課堂教授內容、教學法、教學手段運用的設計。注意課堂講授和其他教學環節(實驗、課程設計、輔導、答疑)有機配合。
四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 要熱愛教學,精神飽滿,具有良好的精神風范,能為人師表。教師飽滿的精神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獲得好的課堂效果。教師要以高昂情緒影響人,要充滿自信,要充滿激情,保持科學求真的心態。
2 教師說話要通俗、清楚、有趣味性。教師在講課中,語言要清楚、準確、形象、精煉得當、藝術,做到語言簡捷、精辟、生動、幽默、有哲理。速度和聲調要隨著教學內容、學生聽講情況而富于變化,不可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含糊不清,枯燥無味。要科學地安排板書,板書要字體工整、清楚,重點突出,提綱挈領,要反映出一節課的主要內容。
3 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突出中心。一堂好課要層次分明、抓住中心、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要圍繞中心與重點啟發誘導,把它講清楚、講透徹。對于概念明確的講解要深入:一是要明確本節課有哪幾個主要概念;二是要確切地表述這些概念,特別是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看似含糊的概念。只有概念搞明確了,才能對含有這些概念的規律(如原理、定律、推論等)有正確的理解,才能順利地運用這些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那些重點知識要通過一個自然的、合乎邏輯的認識過程使學生接受。在課堂上對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應看作是解決本學科實際問題的范例,都應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受到啟發。
4 要正確選擇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討論習題、實驗、參觀、實習。不管什么方法,一定要提倡啟發式。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多媒體教學,也可運用實物、標本、模型、圖表、圖片等使教學內容生動、具體、形象,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注意激發、互動,恰當的激勵有利于課堂的情緒調動,要抓住學生心里最敏感的專業情懷。理論性課程,要從分析概念和原理入手,概念是支持理論的元點,沒有清晰的概念,不可能有清晰的邏輯。
5 合理安排教學環節。要使各個環節的教學活動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嚴密地、科學地組織好一節課,知識內容有主有次,節奏有張有弛,緊張而不匆忙,從容而不松懈。
6 及時復習,使學生學會融會貫通。在講新課時,注意對學過的知識點的應用,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個清晰的脈絡,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知識點,使學生學會融會貫通。
五 課程要常講常新
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加入新內容、新體會、新講法、新手段。這些新的因素會使課程教學發生某個方面、某種程度的少量變化。積累多了就可能從量變到質變,使課程產生飛躍、產生某種突破。隨著課程的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水平就跟著一起提高了。只有做到常講常新,才能感覺到講課不是重復性勞動,才能感覺到講課也是一種研究、一種學習、一種提高、一種創新。
六 擅于運用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喚起學生積極思維,保持較高的注意力和興趣,激發學習的積極性,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1 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問題的共性。抓住問題的本質和問題的共性并且進行深刻闡明和剖析,對學生就有啟發作用。采取啟發式教學方法,利用設問、提問、反問等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
2 在教學中,引入恰當的例子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師應該把每一個例子都作為用本學科的知識解決本類實際問題的范例來看待,都應對學生有某種啟發作用。
3 學生的創新或創造性的培養。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是有共性的,它會溶化到每一種創新活動中。教育本來就是潛移默化的。高等學校要培養具有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在授課中,要非常明確所教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師本人要有較強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因為身教勝于言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能體現出較強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學生自然會得到啟發。
七 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
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教師對待學生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學生的基礎好壞,一定要耐心對待,在講課時,該點到的知識點一定要點到,將知識講透。即使是較基礎的知識,也要講得清清楚楚,一定讓學生明白,而不是讓他們被迫地接受教師所講的。
對于學生的進步要及時地鼓勵贊揚,哪怕是一個非常小的進步,尤其是對于那些基礎不太好不愛學習的學生,鼓勵和贊揚就更為重要了。在課堂上提問時,要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動腦思考,適當提醒,讓學生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適時對學生的答案做出評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八 及時介紹最前沿的科學動態
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往往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學習這門課程有什么用處?學習這個知識點可以解決什么樣的實際問題?”那么我在講課的過程當中就會注意結合學生的專業,給學生講講本學科最前沿的科學動態,所學的知識在學生的專業上的應用。這樣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他們去主動地學習。在講好課程內容的基礎上,能盡量在恰當的時候,適當地介紹與本節課基本內容有關的本學科的最新進展。不僅能講清楚教材中寫出的和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內容,而且能講出自己的觀點、體會。
九 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體現育人教育
1 在課堂教學中除傳授知識和能力外,還要考慮可能培養學生哪些好的做人品質。結合課堂教學安排品德方面的教育,可以考慮從兩個方面進行,即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也就是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身上的優秀品質,扼制或消除有害的品質。
2 身教勝于言教,教師的做人做事對學生的影響是最直接、最現實、最鮮活的。教師要為學生也為自己加強修養、飽學知識、增長才干,成為學生敬仰的人,同時也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朋友。
總之,身為民辦高校的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更多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把知識很好地傳授給學生,還要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把握上下工夫,即是在更高的著眼點上提煉課程的內容,引導學生的思考和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及潛能。而對于課堂教學,也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應該提倡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層次的總結、提煉和升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才能不斷提高,課講得才會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