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化接軌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走入大學校園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與教育改革隨之而來的高昂學費卻成了他們跨入校園的第一道門檻。根據教育改革的實際情況并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資助政策,目前高校中已經基本建立起以獎、貸、助、補、減、免為主體的、完善的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以幫助這部分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提出:“要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學生參加勤工助學。”高校圖書館的勤工助學崗位作為資助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通過提供眾多的勤工助學機會給予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以物質資助的任務。而圖書館擁有的和諧的人文環境,也能發揮獨特的育人功能,關愛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發展,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大學生在圖書館勤工助學中顯現的問題
1.不能合理安排勤工助學工作與學習時間
參加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大學生都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們有很強的自立意識,迫切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一定的經濟報酬,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然而一旦走上勤工助學的崗位,就容易碰到如何協調學習和工作時間的難題。《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第四條指出:“勤工助學活動是指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于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一部分學生為了能多賺錢,不惜犧牲上課的時間,逃課參加勤工助學。本來勤工助學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改善學習條件,讓他們放下精神包袱,專心投入到學習當中。但由于一些學生把學業和工作本末倒置,反而會因為勤工助學耽誤正常的學習。
2.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心理
不少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高中階段都曾經取得過引以為傲的優異成績,由此令父母為之驕傲,并贏得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羨慕。直至進入大學校園,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也獲得了很多自信和成就感。當成為大學生的短暫欣喜過后,高昂的學費和窘迫的家境使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正處于青春期的他們追求完美、爭強好勝,總希望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然而大學校園里重要的不僅僅是優秀的成績,更看重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沒有時尚的消費能力,甚至連一日三餐都要精打細算,總在遮遮掩掩地節衣縮食,但埋頭苦讀所取得的優異成績卻不再能作為維護他們自尊的基石。部分學生的自卑感開始占了上風,變得孤僻、敏感,不愿意對人敞開心扉。有時會把老師的批評教育當成對個人身份的否定,而不能客觀公正地從事情本身找原因。
3.自視過高,粗心大意
圖書館有很多具體的勤工助學崗位,這些崗位上的學生除了要幫助打掃衛生、維護環境整潔,還要做一些具體的專業性的工作,例如采編部需要學生協助進行驗收、貼書標、粘磁條等加工圖書的工作;書庫需要學生幫助老師把圖書按類上架并做細排架整理,從事舊書修補和過刊裝訂的學生還要接受一定的技術培訓;現代技術部的學生要幫助老師維護計算機系統等等。這些工作要求學生要耐心、細心,聽從老師的分配。但是一些學生在工作中自以為是,不按老師指導的方法做。即使老師明確指出他的做法有錯也依然我行我素。還有一些學生心浮氣躁,只講速度不講效率,在工作中錯誤頻發。這些都會給圖書館整個的編、藏、借、閱流程帶來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和麻煩。
4.自由散漫,消極怠工
圖書館的一些部門因為其工作性質,對來勤工助學的學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書庫和采編部不允許將個人物品帶入內部工作室,而必須放在外邊的存包柜里。但一些學生無視這些要求。還有一些學生將不參加勤工助學的同學帶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幫自己干活,結果發生差錯。另外一些學生工作態度消極,來的次數不少,做的工作卻不多,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嚴格管理,深切關愛,做好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和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
1.建立合理、有效的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學校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參加社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活動,但不得影響學習任務的完成。本著服務師生、育人為本的宗旨,必須保證學生既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又可以在勞動中增加閱歷,鍛煉生存技能。我校圖書館規定各個部門在錄用勤工助學的學生后,要根據學生提交的課程表,按照學生處的規定,認真、合理地安排學生的上崗時間。學生每次上崗必須簽到,不允許遲到早退,如有特殊情況,必須提前向各部門負責勤工助學工作的老師請假。各個部門也要根據本部門的工作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確保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大學生能在學習時間專心致志地學習,在工作時間認認真真地工作。鍛煉協調和統籌能力,為將來適應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營造友愛氛圍,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關愛
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和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服務機構,工作環境溫馨,氛圍和諧。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大學生和圖書館工作人員朝夕相處,關系變得親如一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通過仔細觀察和主動關心兩種方式了解到這些學生的生活情況。例如一些部門的老師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因為經濟困難,一天只吃兩頓飯,就主動帶飯給學生吃;發現學生生病就主動噓寒問暖,并買藥送給學生;發現學生冬天還衣著單薄,就送棉衣給學生。在圖書館溫馨和諧的環境中,參與勤工助學的學生通過對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敞開心扉,懂得了光鮮的外表、優越的物質享受并不能代替尊嚴、堅毅和勤奮,正直、善良、有愛心才是一個人擁有的最大財富。
3.樂觀向上,自立自強,共同成長
在圖書館從事勤工助學的學生大多有著共同的家庭背景,在大學校園里面對著類似的困擾。在這個集體中,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可以很容易地溝通和交流,逐漸不再感覺到孤單。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周圍同學身上自立、自強的精神,從而獲得激勵。汗水在他們的身上化成了彩虹,換來圖書館的干凈整潔,也為自己解決了一部分生活費,減輕了家庭的負擔。同時也重新在勤工助學的崗位上找到了成就感,與別人交往時不再畏畏縮縮。而且勤工助學的學生在工作中可以增加對圖書館的了解,更全面地利用圖書館拓寬知識面。他們在相互扶持和理解中,走出孤僻的角落,變得樂觀向上,思想更加成熟,能在貧窮面前擺正心態。不僅在工作中獲得友情、自信,更能學會用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去面對自己以后的人生。
4.建立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
現在我校實行的是執證上崗的勤工助學管理制度,由學生處全面統計在校的貧困生總數,據此印制勤工助學上崗證,發放到各個院系。由院系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經過學生申請、院系審評的程序,把上崗證發放給家庭經濟真正困難的學生。拿到上崗證的學生可以到學校各個用人單位申請勤工助學崗位。根據學校的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為了進一步加強勤工助學管理工作,規范學生行為,把勤工助學工作作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第二課堂,我校圖書館制定了賞罰分明的勤工助學獎懲制度。針對學生在勤工助學工作中暴露出的問題,圖書館采取包干到人的制度,把工作具體分配,根據工作完成情況計算工作量,有效地解決了消極怠工的問題。圖書館還制定了每月考評、年中綜合考評的考核制度。根據每月考評結果,采取學生評選、老師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出年度優秀勤工助學學生。由圖書館領導親自為優秀的勤工助學學生頒發證書和獎品。通過賞罰分明的獎懲制度讓勤工助學學生獲得教育:無論是在現在的校園還是將來的社會,都要踏踏實實工作、認認真真做人,努力拼搏就會贏得尊重。
圖書館勤工助學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勤工助學的崗位,也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和諧友好的氛圍。大學生通過勤工助學獲得一定經濟上的資助,同時又得到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關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分享工作的艱辛和快樂,學會積極面對生活貧困帶來的考驗,學會包容別人、心疼父母,進一步認識到了家庭和社會責任感。一個在勤工助學工作考評中被評為優秀的學生在個人總結中深情地寫到:“親愛的母親,您不要再為不能給我們許多而感到愧疚和自責,當我在勤工助學崗位上用汗水換取生活費的時候,我深深感到你養育我們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圖書館勤工助學管理工作應該也必須堅持以大愛精神為導向,把大學生素質教育工作融入勤工助學管理中,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EB/OL].http://www.xszz.cee.edu.cn/show—news.jsp?id=1206.
[2]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EB/OL].[2007—07—12],http://www.xszz.cee.edu.cn/show—news.jsp?id=1217.
[3]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EB/OL].[2007—06—26].http://www.xszz.cee.edu.cn/show—news.jsp?id=1217.
[4]丁文勤.淺析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非物質資助”的途徑[J].揚州大學學報,2009(3).
[5]先衛紅.談對大學圖書館勤工儉學學生的管理[J].圖書館學刊,2004(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