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省常州市北環路小學的校園。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成功文化”氣息——校門口是“成功從這里開始……”的宣傳欄:操場上是巨大的北小師生走向成功的壁畫,畫面展現了師生們在各種活動中成功瞬間的笑容;抬頭望,主大樓上學校的校魂映入眼簾:“讓每個孩子走向成功”,旁邊則是學校的成功標志——一大一小快樂相擁的兩個拇指,寓意北小的師生要相互鼓勵、相互欣賞才能走向成功……不僅如此,北小師生更用自己生動的教育歷程詮釋“成功”:成功不僅僅是取得優異的成績或是什么偉大的成就,成功就在每一個人的身邊;成功是一種體驗,是每個人朝著某一目標前進時的一種積極的心態,一種樂觀向上的價值觀:成功是掌握了正確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一種方法或一種思維方式:成功是朝著目標奮斗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的習慣……
成功,在樹立自信的過程中
小趙是個文靜而內向的孩子,酷愛畫畫,但是當他面對卡通畫時,他迷惑了,不知如何著手,連續好幾節課他都顯得無精打采,甚至在紙上亂涂亂畫。美術老師拿來幾米的畫冊給同學們欣賞。“老師,這是誰畫的啊?”小趙問?!皫酌装?。”“幾米?幾米是誰啊?”“幾米是近年來臺灣最受歡迎的成人繪本作家。他的每本書都有數萬乃至十多萬冊以上的銷量?!薄罢娴?”小趙瞪大眼睛,他開始興致勃勃地翻看畫冊?!跋矚g嗎?”小趙使勁地點頭?!澳阋部梢援嬤@種風格的作品的。”第二天,小趙拿來一件作品,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美術老師:“老師。這張畫怎么樣?可花了我不少時間哪?!泵佬g老師接過作品仔細觀看:這是一件臨摹作品,可以用逼真來形容。看來,小趙已經喜歡上了細膩寫實風格的漫畫,對漫畫畏懼的心理已不復存在。美術老師把這幅畫掛在黑板上,贏得了同學們的一片贊嘆聲,自信又回到了小趙的臉上。美術老師告訴小趙,只要他認真畫下去,學校將把他的作品送去參加“天眼杯”國際漫畫大賽。小趙立刻來了興趣,他經過認真思考,有了創意,畫起來得心應手:高大的牛魔王,身著盔甲,威風凜凜,然而一群小妖卻毫不懼怕,紛紛手持寶物,準備與牛魔王斗智斗勇……一張構圖大膽新奇、描繪細致、充滿夢幻色彩的畫完成了!這張畫在眾多的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天眼杯”國際漫畫大賽金獎。
老師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就能讓學生樹立自信,并在參與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成功。在一幅動漫作品的創作中,學生收獲的不僅僅是老師的循循善誘、同學的合作交流給他帶來的快樂,而且找回了自信,這就是成功。
成功,在自覺的成長追求中
“沒有計劃的生活是盲目的:停滯的知識遲早會被淘汰。”“假如你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那么你就必然會有所發展。如果你對現在的狀態滿足了,那么你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這是北小全體老師的共識?!叭巳擞幸巹?,個個有目標”,這是北小的每位老師奔向“成功”的有力法寶。因此。每個老師都有適合自己的“三年發展規劃”。張老師是剛工作一年的新教師,對教學工作缺乏信心,對專業發展有畏難情緒。在年級組其他老師的影響下,他給自己制定了“三年發展規劃”:在一年之內能熟悉業務,使所教班級的教學質量跟上同級部的班級:兩年后完成大專自學考試;三年內成為“五級梯隊人才”中的“教學能手”。為了幫助張老師成長,學校安排了組里最有經驗的老師做他的師父,“一對一”地進行輔導。終于,隨著階段目標一個一個實現,張老師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積蓄力量不斷向下一個目標前進。
針對張老師這樣的青年教師,北環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他們撰寫論文、教育日記,申報課題和公開課教學,每個學期進行反思總結……正是得益于這樣一套教師培養機制,學校處于不同層次的老師,在“成功文化”的引領下,都能自覺不斷追求自己的目標。目前學校有6位中年教師報考了電大本科學習班,3位青年教師正參加研究生學習,學校五級梯隊人才在三年中增加了20%。
成功,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中
北小“成功文化”下的成功觀認為:成功不只是一個結果,而是體現在師生成長的全過程中。學校致力于關注學生成長的每個過程,使學生個性得以張揚,天天能感受成功。
2003年,在市、區文教局的指導下,北環路小學以評價制度改革為切入點,自主設計開發了“學生成長電子記錄袋”,它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手段,把評價與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結合起來,使教育評價朝著以人為本、關注過程、關注發展的方向邁進,使學生享受到成功。
有一位成績差到老師盼著他轉學的男生。當“學生成長電子記錄袋”悄悄走進他的生活后,他開設了一個“妙筆生花”欄目,展示的全是自己的美術作品?!安豢床恢溃豢磭樢惶?。他的作品得過全國大獎。國畫特別好,今年他可能要去考八級了?!睅讉€五年級的孩子提起他就會七嘴八舌。大家都特別佩服他,都愿意跟他玩,學學他畫畫的本領?,F在他成了班里的黑板報主編,整天臉上都是笑容,老師也變得喜歡他了……一個后進生的自信被前所未有地激發起來,一個從來不被人看好的孩子從展示個性中得到了巨大的滿足與快樂。聽聽老師對這個同學的評價:這個孩子現在學習成績有了極大的進步,尤其是數學在學校興趣班中都是優等生,平時參與班隊活動特別積極,好朋友遍布全校。
成長電子記錄袋使相當多成績并不一定出色甚至是很差但卻有著個性特長的孩子,用最為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了對生活的熱愛與把握,個性的彰顯帶來了命運的轉變——校園不再有原來的壓抑,成長變得快樂起來。
從2005年9月開始,北環路小學將成長電子記錄袋與素質報告單、學籍卡三者融為一體,該項目還榮獲了江蘇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一等獎。
隨后,北小又自主開發了“教師成長電子記錄袋”,真正使北小的師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成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
北小人所追求的“成功”不是考到高分,而是使學生獲得素質的全面發展,為師生一生的成功奠基,同時讓師生體驗成長的快樂。
“讀寫繪秀”特色活動是北小一張亮麗的名片。在北小的六年中,孩子們的目標是“讀百本好書,寫百篇原創,繪十本繪本,秀十個角色”。每個孩子只要積極投入這個活動,均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馬艷今年上三年級,她在老師的帶領下,深深地愛上了讀書。當老師帶領大家閱讀《小熊溫尼·菩》這部童話時,她一下子愛上了書中那只無憂無慮、憨態可掬的小熊——溫尼·菩。她常常忘乎所以地朗誦著精彩片段,并和同學們一起開展了無數次的閱讀交流活動。
當閱讀深入靈魂的時候,老師一次又一次跟同學們談起溫尼·菩,并帶領孩子們開展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講故事、畫繪本等。同學們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老師尤其驚訝于馬艷對溫尼的認識:傻氣十足卻執著無比,天真坦率又熱情善良。一次,馬艷惋惜地說:“這么有趣的故事怎么就這樣結束了,真可惜!”是啊!為什么不讓溫尼·菩繼續留下來?老師眼睛一亮:“馬艷,我們一起來努力,把溫尼·菩寫下去!”于是,在一次校園原創比賽中,老師帶領學生開始寫溫尼·菩的故事。
過了幾天,馬艷興沖沖地送來了《溫尼·菩和蜂蜜》這個小故事。老師幾乎是一口氣把故事讀完,情不自禁地被故事中那個似曾相識的溫尼·菩逗笑了。老師帶著馬艷一次又一次走進書中,體會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分析每一個小動物的性格愛好。經過反復修改,《溫尼·菩和蜂蜜》再次跟溫尼·菩迷們見面,大家一致認為溫尼,菩“活了”——那“溫尼·菩式”執著的自言自語,那“溫尼·菩式”看似聰明卻傻氣十足的念頭。在校園原創比賽中,《溫尼·菩和蜂蜜》獲得了一等獎。很快,《溫尼·菩和蜂蜜》在校報《MY秀》上發表了。老師在讀過原著的老師和同學們中進行了調查:你喜歡《溫尼·菩和蜂蜜》嗎?你還希望看到溫尼-菩的故事嗎?幾乎所有的反饋意見都是:有趣!喜歡!期待!老師把這些反饋意見告訴了馬艷,并提出了一個建議:在《MY秀》上開個人專欄,繼續寫溫尼·菩的故事,讓更多溫尼·菩迷看個痛快!也許是太多好消息送來了勇氣和信心,馬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一個星期后,馬艷送來《森林奧運會》和《都市歷險記》?!榜R艷專欄”正式跟全校師生見面了,這是北環路小學??系牡谝粋€個人專欄。為了使專欄故事更貼近兒童實際生活。老師和馬艷一起設計了“請你挑挑刺”的閱讀反饋表,還在班級里組織了“溫尼和我”的創意征集活動,第一時間了解了最新最準確的“讀者閱讀取向”?!榜R艷專欄”的故事越來越具有時代性,《溫尼上學》《有趣的“8”》《漫畫大賽》受到了溫尼·菩迷們的熱烈歡迎?!榜R艷專欄”已經成了《MY秀》的焦點,成為像馬艷那樣的“專欄作家”成了許多孩子的夢想,更多的孩子拿起了筆,寫起了自己心中的故事。“奕奕講故事——一副眼鏡”“尚儀小書吧——一顆善良的心”“寧寧鬼靈精”等一個又一個專欄登上了《MY秀》。馬艷呢?她收獲的不光是“專欄作家”這個光榮的稱號,更可貴的是她延續童真的夢,打開了一個更加神奇的世界——文字的世界!對所有好奇的人,小姑娘總是頑皮地說:“我愛讀書,我愛編故事!”
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讀寫繪秀”的活動中,更多的同學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如今,“讀寫繪秀”已經成了北小的一個德育特色品牌活動,常州電視臺“社會寫真”、“新聞頻道”等欄目曾多次專題報道“讀寫繪秀”的相關內容,學校也因此榮獲“常州市首批德育特色學校”稱號。
成功,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
北小人相信:給學生和老師一個創新支點,學生和老師都能成功創新。創新的支點在于真正確立師生的主體地位,激勵師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發展。為此,學校以“讀寫繪秀”特色活動為依托,開發了“北小網絡閱讀平臺”。在閱讀平臺上,學生不僅是被動的閱讀者,還是主動的創造者——他們可以在“書”中任意地方捕入自己的感受、體悟甚至由此而產生的創作。比如文本型的讀書心得,比如圖片型的涂鴉寫意,又如音樂型的文章配樂,再如動畫型的多彩演繹……學生可以用多媒體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僅如此。這些精彩的想法如果被審核通過,就會記錄在這本“書”中,成為這本“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在閱讀,更是在分享和創造!比起傳統的寫讀后感——交流的模式。閱讀平臺更先進,更有創意,更加有效,家長、老師、同學的評價都讓學生體會到了成功創造的快樂。
老師們也在不停創新使用“網絡閱讀平臺”的過程中,體會著成功的喜悅。李老師在平臺上建立了一個“愛的故事”的文件夾,利用課余時間帶領一批電腦操作較熟練的學生將美文上傳。接著,她帶領孩子們按主題進行閱讀,每周一個主題。每周一,李老師首先確定本周閱讀的主題,然后從學生上傳的文章中選擇一篇最能震撼人心的文章,在讀書課上聲情并茂地讀給學生們聽,讓學生們受到情感的熏陶,產生閱讀的沖動。然后給學生一個星期的充足時間,讓他們在閱讀平臺上讀完這一主題的其他文章,一篇帶多篇,既擴大了閱讀量,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比拿著一本書前后翻看要方便得多。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感慨萬千……
于是,李老師指導學生在“網絡閱讀平臺”上對相關的文章做評論,或抒寫感想,或發表言論,學生在上傳的同時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學的閱讀感受。例如,有的學生感動于母愛的無私和博大,便在文章的末尾插入了“愛心標識”,并評論道:“母親為了讓自己那沒有耳朵的兒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樣,竟然割下自己的耳朵獻給兒子。啊!母愛感天地、泣鬼神。母愛不求回報,母愛是默默無聞的奉獻。”有的孩子感動于小動物間真摯的友情,便在文中插入了“太陽”,并留言:“生活中缺少了友誼,就像是鮮艷的花朵失去了陽光的滋潤變得枯竭;生活中缺少了友誼,就像是健康的人失去了雙眼而沒有了光明……”此外,孩子們還給自己的點滴感悟起了許多好聽又耐人尋味的名字,如:若有所思、有感而發、思緒飛揚、有話要說、點點滴滴、精神食糧、我讀我精彩、言之有理……瀏覽學生的閱讀標題,真是異彩紛呈、個性閃耀。家長們也很感興趣,開始瀏覽閱讀平臺,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發表感想。通過閱讀平臺,真正實現了“家校互動”,更可喜的是孩子們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許多,變得懂事了,這是老師從創新中收獲的成功的快樂。
張欣老師開發的“lnms多層資源管理系統”(含“網絡閱讀平臺”)申請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國家版權局)”;《讓閱讀走向“悅讀”——網絡閱讀部落的設置和運行》榮獲2008年江蘇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一等獎:“網絡閱讀平臺”獲常州市多媒體學科教學軟件一等獎,現已申報常州市科技局社會發展科技計劃項目,并成功立項。
師生不斷地尋找創新“支點”。享受到了成功的無窮樂趣:秦老師帶領小作家戚鑒止創編了《菊花娃娃》,并讓他親自擔當編劇,完善劇本,挑選演員,排練,設計音樂、舞美、燈光、背景,將《菊花娃娃》搬上舞臺,喚醒了無數孩子心靈深處的美好;顧老師帶領學生讀《勇氣》、談勇氣、編《勇氣》的閱讀系列活動,給孩子們提供了一頓精神大餐;惲老師帶領學生從不同視角閱讀《青銅葵花》,并指導學生用詩歌、散文等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書寫讀書感受。創新使師生共同淋漓盡致地感受著成功。
成功,在個性的不斷彰顯中
成功是一種體驗,只有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成功。每學期開學初,北環路小學都會本著“全員參與、多元發展、個性關懷”的原則在全校成立各種學生社團。全校每兩個老師根據自己的特長組建一個社團,所有的學生均自愿選擇加入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師生的個性都得以彰顯。今年,學校組建了“漫畫社團”“30秒動畫社團”“MY秀文學社”“國際象棋”“手風琴社團”“傳統小游戲”等22個社團,各社團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比如丁老師和張老師的“巧手編織”社團,讓學生們學會編圍巾、手套、網袋,黃老師和龔老師的“傳統小游戲社團”,讓孩子們學會了翻繩花,跳花式皮筋……每年,這些社團都會采用各種形式展現自己的豐碩成果:2009年10月28日開幕的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上,北環路小學是唯一一所參展的小學。“漫畫社團”創作的繪本和“30秒動畫社團”創作的“30秒”行為規范動畫片就在展位上精彩亮相:“MY秀文學社”的孩子們創作的作品已經被北小的“貝貝歡歡”出版社發表;“手風琴社團”的孩子們在市、區的各項才藝展示中獲得好評;“書畫社團”的作品榮獲了常州市少兒書畫大賽優秀組織獎……社團活動,讓師生在彰顯個性的同時不斷收獲著成功的喜悅。
“成功從北小開始!”這話語雖淺顯卻意味深長。這聲音雖稚嫩卻無比堅定。在成功文化浸潤下的北環路小學,每個人的臉上洋溢的是自信,行為中展現的是活力。老師會自豪地告訴你:“我是個有辦法的老師!”學生會響亮地回答你:“我能行!”家長會滿意地告訴你:“孩子在北小,我很放心!”在成功文化的引領下,北環路小學的師生快樂地行走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品嘗著成功的喜悅,不斷走向更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