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這樣,越忙,事情越會找上門來。這里書稿約稿論文房子裝修還沒忙出頭緒來,學校通知我,從上周開始給兩個國際交換生上漢語,事情一下堆成一團。
我們學校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生,一般就是在這里呆上一年,學習中文。國際生我以前沒有教過,不過學校大概認為我英語水平足夠應付外國學生,又是語文教師,至少普通話發音不會太離譜吧,所以派我沖鋒陷陣了,而我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因此從上周開始,我除了上自己兩個班的課之外,還要教資本主義學生,替社會主義打工了。
這學期只有兩個交換生,一個是來自丹麥的弗萊婭,一個是來自意大利的米凱拉,當然我既不懂丹麥語,更不懂意大利語,好在她們倆的英語水平都還不錯,上學期又學了一學期中文,所以我們簡單的事情用中文,復雜的事情用英語,也還能勉強對話。
兩個女孩子都是高中生,一個16歲,一個17歲。據學校說,上學期每周給她們安排了兩節中文課,可是她們居然不滿意,要求每天都安排,而學校人手又不夠,才把我趕鴨子上架的。教了這么多年書,我只知道學生不想上課,卻很少見到學生主動要求加課的,現在算是開了眼界了。
事實上,兩個孩子求知欲驚人地強。針對這一點,我經常在課堂上根據教材內容補充一些額外的詞語、詞組和句子。每次補充的時候,她們總是睜大了眼睛看、記錄,張大了耳朵聽。她們給我看她們的本子,密密麻麻記錄了幾十頁,從“北京”到“減肥”,從“買單”到“可口”,詞語包羅萬象,難怪她們在短短的5個月時間里就能用漢語進行簡單的對話了。
一天下課,我問她們:“你們跟學校里的中國學生玩嗎?”她們說不,我很奇怪問為什么,米凱拉說她們的中文水平還不能達到自由交談的程度,而弗萊婭說的一點卻讓我很驚訝:“They are too closed.”(他們都太封閉了)米凱拉對此也表示贊同。
我問她們為什么覺得中國學生封閉,她們說中國學生成天被關在教室里面,總是想著學習,根本沒有交朋友的時間。我問她們,你們每天幾點鐘上課?她們都說是八點。而且晚上從來不上課,更沒聽說過星期六補課這回事。弗萊婭有些憐憫地說:“這些學生生活中只有學習,沒有時間休息,給家人和朋友。”
我突然想起幾年前在一次華德福活動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加拿大男孩,他告訴我他正上高二。我很奇怪,現在是上學時間,他怎么跑到中國來了。他說,他是要完成一篇關于環境污染的論文,需要在世界各地尋找資料,于是他到了成都,計劃在這里呆一年進行資料搜索工作,回去之后完成論文。我問他這樣做學校允許嗎?他很驚奇:為什么不呢?
而面前的這兩個外國女孩,她們接受的教育跟我們的相比簡直是“放羊式”,可就是這樣放羊教育下的學生,不遠萬里來中國學習中文,在自己覺得課程不夠的時候甚至主動要求加課,其好學的精神是我在很多中國學生身上看不到的。而就是她們眼中過于封閉的中國學生,在學校的眼中似乎封閉得還不夠,每天大會小會三令五申,不準做這不準做那,唯成績馬首是瞻,沒有給家人的時間,沒有給玩耍的時間,沒有給朋友的時間……
怔了半天,我只能以一句話做一個總結:“It’s very terrible to be a student in China.”(在中國當一個學生是可怕的)兩個學生使勁點頭同意。
(作者單位:四川成都市新都一中)
(圖/丁寧)
責任編輯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