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有效教學”的強勢推進,經過對杜郎口中學和我市金盛初中“有效教學”教學模式的學習和研究,通過看、聽、想、評,我在英語有效教學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規律等方面獲得了一些點滴認識,在此作拋磚引玉之論,希望得到專家的指導和斧正。
一、對“有效教學的定義”的認識
有效教學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學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蘊。
1.有效果: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
2.有效率:教學活動是一種精神性生產活動。教學效率可表述為: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
3.有效益:指教學活動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即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評價。
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是一種“溝通”與“合作”。它是一個生成的過程,有師生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空間,教師的導引和干預是“有效教學”的“兩條腿”,如果實施得當得法,就構成了課堂教學中動態生成的美。因此,教學預設應成為是教學活動的前奏和基本要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先賢早就指導我們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學生自己去扒飯,讓學生學會了自己扒飯的教學是有效教學。現代的有效教學比傳統的有效教學更注重社會性,更體現個體的主體價值。
國際上則就有效教學提出了五個標準:(1)師生共同參與創造性活動,以促進學習。(2)語言發展。通過課程發展學習者的語言,提高學習者的素質。(3)學習背景化。把教學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聯系起來,以此創造學習的意義。(4)挑戰性的活動。教學生復雜的思維技能,通過思維挑戰發展學生的認知技能。(5)教學對話——通過對話進行教學。思維以及形成、表達與交流觀點最好是通過對話、提問、分享觀點來教。作為教學個別化的一個途徑,教學對話最好在師生共同參與的創造性活動中加以滲透。
二、對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的再認識
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東西,無論是應試教育教學時代還是素質教育的探索時代,只是對有效的掌控和教法學法的運用缺乏深度和厚度而已。
隨著課改的深入和有效教學理念的引入課堂,我開始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開始思索我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如何落實教學的有效性,并注意初步嘗試。以下是我的教學案例:
牛津小學英語6A第七單元第二課時,主要是新授課文。重點句型是“Whose...is it?”“It’s mine/yours/hers/…”“It’s from ...”,要求學生對課文能聽懂、會讀、會說。初步掌握名詞性物主代詞的讀法和用法。本課的難點在于課文很長,如何讓學生在短短一課時內達到三會要求(即聽、說、讀三方面)比較困難。所以在前一天的家作中,我提前布置讓學生預習課文,了解大意,并嘗試朗讀課文。
教學時,我注意選擇教法和學法,注重學生的知識技能的有效生成。具體進程是:
課前,讓學生跟著flash“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隨意哼唱,使得學生在課前就進入了本課的主題。
新授課時,我運用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并將課文中的內容分層分段來呈現。
Step 1: Teaching the first paragraph.
1.Free talk
2.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3.Read the paragraph by giving the key words.
(在呈現前言部分前,我和學生就圣誕節這個話題進行了簡單的free talk, 自然地引到第一段的學習,讓學生邊看著畫面和滾動字幕,邊聽錄音,再給學生提出兩個問題,讓他們討論并解決,既檢驗了他們預習的效果,又強化了他們對這部分的理解。然后呈現整個段落,讓學生整體讀和個別讀,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學。)
Step2:Nominal and Adjectival Possessive Pronoun.
1.Guess and lead to “his-his” “her-hers”
2.Contrast Nominal and Adjectival Poss-essive Pronoun
3.Chant.
(新授名詞性物主代詞:我先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學生猜包裝著的禮物是誰的,如果猜對了,就給這組加分。這個環節引出his、her和他們的名詞性物主代詞,讓他們觀察比較兩者間的區別。接著呈現出所有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再引導他們歸納出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轉換為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口訣(一變my 變mine;二不變his、its,三加s)。最后呈現了一個不完整的chant, 讓學生先填詞,將空洞的語法知識放進了實際操練中,使剛剛所學的知識得到強化。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起糾正和引導的作用,學生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學會并適應自主學習。
Step3:Sentence structure
“Whose ... is it?”“It’s his/hers/...”
1.Give a model
2.Work in pairs
(幫助學生復習句型,同時為讓他們能順利地完成下面的聽力任務打下基礎。)
Step 4: The text
1.Listen and match(我讓學生理清文中人物的禮物是什么,來自于誰。我把課文對話分成了四個片段,逐個來完成任務。我運用了兩種方式,一種是聽,一種是自己到文中找。我把聽的那部分文字呈現出來,邊看邊聽,降低了這個環節的難度。)
2.Read after the VCD
3.Read by themselves
4.Role-play
5.Act a part of the text
Step 5: Production
1.Jim’s letter
2.Custom of giving and receving pres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設計幫Jim寫感謝卡,讓他們知道無論在西方還是我們中國,收到別人的禮物,要真誠地感謝,每個人都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師范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