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下,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道德認識,并不斷內化成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教學情境 學習興趣 創新 行為習慣
新課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不再是單純課本知識的講解與學生的被動接受,教師應當充分關注學生自身的實際需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組織教學。而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最終在教學過程中都會轉化為一種相應的情境呈現在學生面前。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設計和營造與教學主題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激發其創新潛能,使學生在獲取課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內化和生成,能力上有所提升。
總結自己的教學實際,也積累了一些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文字類情境
具有豐厚的文字功底不僅是對語文老師的要求,作為一名政治老師,也要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從而增加思想品德課語言的美感,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給予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1.要會根據課堂教學的主題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中,與課本內容碰撞、交流,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感悟的樂趣、探究的樂趣、創造的樂趣。如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課時,我創設了一段文字情境——《林剛的一天》。包括起床讓媽媽叫,是否參加校管弦樂隊猶豫不決,不會做飯三個情節。這些情節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多學生都有切身體驗,通過讓學生評析,從而明確自立的方法。
2.要善于從古詩文中汲取語言的精華,使自己的課堂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用一些精煉、優美并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詩句進行教學,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給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又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點的理解。如在講《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一課中“不同的情境下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我用了李白的《上三峽》和《朝發白帝城》兩首詩,通過讓學生講解詩歌的寫作背景和詩人的心情實現了教學目標。在講《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課時,可以用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老人的《望大陸》來講“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碑敐M含深情的詩句在教室里響起的時候,學生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似乎也沉浸在不能回歸的悲痛之中。
二、活動類情境
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即在教學中,不斷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針對這一建議,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了以下活動情境:
1.制作卡片。在《我愛我師》一課,可以讓學生給老師制作“致謝卡”。在《讓友誼之樹常青》一課,我組織學生制作了一份“致歉卡”,寫出自己真誠的道歉送給自己的同學。在《交往講藝術》一課,讓學生制作贊美卡片,送給自己的同學。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能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有所感悟之后,進一步促進道德踐行。
2.評選“××之星”。學習《如何做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組織學生評選班內的“責任之星”;學習《家,溫馨的港灣》,組織學生評選“孝星”;學習《為正義高歌》,組織學生評選“正義之星”……通過學生投票評選出之后,由投票的同學說一說投票的理由,實際上也就是對當選者進行評價。這就在班內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和正確的道德觀。而對當選者來說,更是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對其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創設這樣的活動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理,在明理中踐行,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圖片類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辦學條件的改善,多媒體技術走進了我們的課堂,這使我們能夠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富有直觀性的圖片資料。初中生極富想象力,他們往往能由一件具體的事物聯想或想象開去,從而產生更為生動形象的心理世界。為此,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形象、生動、活潑、幽默的圖片資料,創設激發學生好奇心的教學情境,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挫而不折,積極進取》一課時,主要涉及的問題是“戰勝挫折的方法有哪些?”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我只用了一幅圖片。圖片的內容是幾只動物爬一堵既有直面又有坡面的墻,小狗、松鼠、大象、小鳥等都上去了,只有蝸牛還在直面上爬,而且已經爬了N次了。設計的問題是“請評價蝸牛的行為并為其出謀劃策”。問題一出,學生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連班內最內向的學生也積極地舉起了手,課堂氣氛一片熱烈。在學生們的想象中,問題輕松地解決了。
由此可見,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間,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其創新思維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課本知識,實現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四、故事類情境
曾經思想品德課以枯燥乏味留在人們的印象中,老師上得心累,學生聽得疲憊。而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可以使這一現象大為改觀,使我們的課堂充滿趣味,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科的吸引力。例如:講《新自我 新認識》中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可以用Flash動畫《羊和駱駝的對話》,將教材抽象的道理寓于形象的故事中,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講《學習——成才的階梯》中學習的重要性,可以用成語故事《江郎才盡》,讓學生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的重要性?從而解決了要掌握的問題。故事的引用使課堂更生動、形象,學生也感到輕松有趣。
當然,除了上述方法外,我們還可以創設視頻類情境、辯論類情境、游戲類情境、歌曲類情境等來服務于課堂教學。
總之,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方法是多樣的,其主要目的都是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道德認識,并不斷內化成道德行為。
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設多姿多彩的教學情境,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激情飛揚!
作者單位: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