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課堂教學需要充滿生氣與活力。如何營造這種氣氛?教師語言和教學內容要生動,盡量使歷史課信息量最大化。
關鍵詞:營造 氣氛 生氣與活力 歷史課堂
初中歷史學科和地理、政治、語文等學科一樣,其顯著特點是易懂,即教材內容無需教師講,學生就能看懂。然而,易懂的東西不一定易學,也不一定能學好。這道理很簡單,猶如電影、電視劇,即使知識甚少的人也能看懂,但想學、想當演員那可不是容易的事。這就注定了歷史課堂教學必然遭遇重重困難。這似乎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事實卻正是如此。人們不是對都知道的事或輕易就了解的事物津津樂道,而是懷著獵奇之心,感興趣于未知的世界。那么,怎樣讓學生對淺顯易懂的歷史充滿興趣,并帶著激情去學好它呢?上海歷史特級教師孔繁剛用他一生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讓歷史課充滿生氣與活力。沒有機緣聆聽孔老師的課(他已退休),而他目前的著述中也沒有具體講該怎樣使歷史課充滿活力與生氣。筆者從教10年,聽了本市許多優秀歷史教師的課,從中得到點滴的感悟,整理出來與同仁商榷。
一、歷史課內容和語言須準確、生動
我以為使得歷史課堂充滿生氣與活力的第一要著是準確、生動、充實。孔繁剛老師在他的回憶錄《“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我》一文中也說:一堂經典的歷史課應該準確、具體、生動,內容充實,分析深透。“準確”是所有學科教學都應該達到的要求,一是內容科學、正確,二是語言表述準確無誤。這里不作贅述。“具體、生動、充實”應是歷史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
“生動”也是屬于語言表述范疇的。一堂歷史課能否讓學生趣味盎然,往往取決于上課時教師的語言藝術。譬如,說到某人的膚色黑,如果單說某某人真黑,聽者不一定感興趣,但如果換句話說,某某人真黑啊,趴在炭里你都找不到;或者說,某人再怎么曬,皮膚也不變色。這樣的語言就形象,能吸引聽者。同理,在歷史課的教學中,教者也應使用流暢生動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致。如學生正確答出教師的提問,而這個問題又是教學內容的重點,這時不妨學著王小丫的口吻說:“你肯定嗎?……恭喜你,答對了!”這不僅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有了生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
二、歷史課內容須具體、充實
生動的教學更取決于教學內容本身。如《邪惡的軸心》一課,學生或許會發問:一個小小的德國何以有這樣大的力量,擊敗了除英國、前蘇聯的整個歐洲?這里有很多因素:一戰后,德國工業的高速發展,德國人心上籠罩的戰敗國的陰影,要擺脫這陰影的強烈愿望,希特勒杰出的演說,對其他民族的歧視和仇恨等。教師作甲、乙、丙、丁的羅列,學生雖然也能理解但顯得枯燥無味。如果教師講述這樣一個故事,情形就大不一樣了:盟軍擊潰了德軍,攻進了德國本土,有一支美軍要宿營,又不想驚擾當地居民,就在村旁砍樹搭帳篷。這時,一伙德國小朋友圍觀,他們大的也就10多歲,小的幾歲。當看到美軍砍樹時,他們都不由自主地流淚了。美軍中尉問他們:“樹是你們家的嗎?”孩子們都搖頭。中尉又問:“樹不是你們家的,為什么要哭?”他們竟然異口同聲地說:“這樹是我們德意志民族的。”教師問:“從這個故事中,你知道德國為什么有這樣強大的力量嗎?”在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希特勒時代的德國,民族主義就這樣深深根植于每一個德國人的骨髓,整個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強大,德國的力量能不強嗎?”這樣給學生上課,課堂效果肯定很好。生動的語言、生動的材料不是語文學科的專利,歷史課須借他山之石,讓歷史課因豐富生動而更加出彩。
“具體”與“充實”其實是一碼事,充實了歷史課教學內容,也就做到了歷史課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怎樣才能實現歷史課教學內容的充實,前面已經提及了,用生動的故事,說得更確切些,是用具體的數字,具體的事件使歷史課的信息最大化。如教學羅斯福新政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羅斯福擔任美國總統的背景,羅斯福采取的擺脫經濟危機的政策,羅斯福及其幕僚的雄心和前瞻的目光;這還不夠,還要讓這些知識具體化。網絡時代,可以鼓勵學生課前從網上搜集相關信息,從中精選最具代表性的在課內交流分享。教師還可作適當補充。如補講羅斯福夫婦認宋美齡做干女兒,與當時中國的執政者蔣介石的親密關系,對蔣介石的大力扶持等,這既充實了課堂內容,又讓學生具體懂得羅斯福的做法都是為了在未來(二戰后)中國的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遠離二戰戰場,坐收漁利的美國人并不想卷入戰爭的漩渦,而羅斯福及其政要們如何精心策劃,改變了美國民意——卷入了戰爭(有資料證明:珍珠港之戰,羅斯福之前就已經得到日本戰艦去向不明和可能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報告)。大量信息的補充,歷史課就具體、充實和生動了。
三、歷史教師須在細節上贏得學生敬佩
除了上述要素,教師還要在各個細節上贏得學生敬佩。歷史教師執教同一年級多個班級,課前若準備充分,一節課的內容上了一兩個班后便爛熟于心,給后面班級上課時不僅能脫離教材講授,而且能告知學生打開課本某某頁,看第幾行。細小之處見功力,能讓學生感到驚訝,生發敬佩之情。有人說,學生喜愛某個學科,往往從喜愛這一科的老師開始。當學生對你敬佩之后,對你的課就感興趣了,歷史這一學科也自然多了些生機與魅力。此外,教師課內外都充分尊重學生,換取了學生的尊重,也有利于開展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上好歷史課,就要努力做到充分準備,增加歷史課的信息量,并提高教師的個人修養,使歷史課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歷史課教學成功的關鍵,也是目前我們推崇的“生本課堂”模式構建的關鍵。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崗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