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設信息技術課不光是讓學生掌握點電腦知識,會點什么技術,而關鍵目的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信息素養”,成為支持他們自主終身學習的手段,為他們的個人成長和為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必要的基礎。
一、引導學生做老師的小助手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考慮到本學科的基礎教學的需要,也要考慮到教育環境的需要,現在鄉鎮及小城市家庭電腦還沒有全面普及,信息技術輔助作用的發揮還有很多缺口,因此增加點Microsoft Office辦公軟件學習和指導相當實用。
1.指導優秀學生當老師的“小助教”
在信息課上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異,一些學生需要面對面的、手把手的指導和幫助,那么老師在學生身邊的指導就顯得非常關鍵了,因此引導信息技術科學習優秀的學生做老師的小“助教”,可以解決老師在輔導方面力不從心的作用,不但能減輕老師輔導的壓力,最主要的是全班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整體提高,同時也滿足了小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對他們的學習優勢發展起到了鼓勵和促進作用。
2.啟發學生做班主任老師的“小秘書”
信息技術老師應該提醒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應該多關注自己的班主任老師”。為了提高班主任老師的工作效率,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后,可以幫助班主任老師上網查查資料,制作各種表格,等等,成為老師得力的“小秘書”。
二、互動學習,共享好經驗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網絡上查查資料、看看信息、發布些信息,都是很好的做法,尤其在網絡上發布焦點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打破地域阻隔,輕松解決一時或一直困惑的問題,發帖子和看帖子不同于QQ聊天和游戲,不容易形成網癮,所以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本領后,引導他們瀏覽些有益的帖子及跟帖。
創造性學習,造就成功與快樂。在網絡上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技術進行創造性發揮,學生也知道網絡上有很大的免費共享空間,這樣的學習也是一種全新性的學習,也是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學習辦法和措施。
三、引導學生在挑戰中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作為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不只是向學生傳授信息技術知識和基本操作方法,還必須使學生認識到“學以致用”的道理,因此也非常需要為他們發揮信息技術,提高本領創造更多的環境條件和機會。
作者單位:遼寧省興城市寧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