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課改革必須立足于課堂,而課堂教學的改革層面和力度直接影響新課程的實施和教學成效。因此,教師務必重視課堂深度與溫度的關系,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課程資源,機動靈活地把握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
關鍵詞:教學溫度 教學深度 文本課程 體驗課程 教學預設 教學生成
當前,思想品德課課程改革正逐步引向深入,以教改促教研,通過抓教研工作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大提高已形成共識,思想品德課教師正逐步形成全新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筆者認為,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必須正確處理以下三個關系。
一、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溫度”與“深度”的關系
新的課標理念呼喚教學改革,新一輪教學改革主要呈現(xiàn)方式就是激活課堂,徹底打破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而課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學生。
沒有哪個教師不注重活躍課堂氣氛,不要課堂“溫度”。但是,現(xiàn)在的課堂評價不再那么功利而回歸到了理性,很多教育名家認為:好課不一定要玩多少現(xiàn)代化手段,不在于課堂氣氛有多活躍,也不在于教師玩多少花樣,而在于你解決了多少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教學的“深度”問題。對于思想品德課來說,這個“深度”就是學生通過聽老師的課,知識結(jié)構(gòu)是否形成,學習能力有無提高,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是否優(yōu)化、端正,正確的價值觀有沒有形成。學生有沒有通過自身經(jīng)驗與體驗獲得與自己整個生命融為一體的知識、情感、信念。比如,教授《珍惜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一課時,對于那些平時學習無計劃,漫無目的的現(xiàn)象可以用小品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時,學生的表演天賦可一覽無余。但是在表演完成后,進行活動小結(jié)時,教師不能僅僅鼓勵、贊揚其表演方面的能力,而應讓學生結(jié)合本課內(nèi)容談談自己的親身體悟,從而懂得時間的寶貴和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這就解決了課堂教學的“深度”問題。
二、正確處理文本課程與體驗課程的關系
通過《走近新課程》一書學習,我們知道課程包括文本課程(課標、計劃、教科書等)和體驗課程(師生體驗到、感悟、思考到的課程),要推動課程改革,促進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讓文本課程與體驗課程有機統(tǒng)一起來。對于思想品德課來說,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生思想和生活現(xiàn)狀、社會生活、時政熱點都是課程資源的內(nèi)容。正確運用課程資源必須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切合學生思想、生活實際,恰到好處,講究科學性;二是要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有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價值觀形成,注重思想性。假如某女生活動中表演出色,教師可以說這樣的學生表演天賦高,但可以鼓勵其參與“超級女生”選拔嗎?這肯定是不行的。廣電總局已發(fā)出禁令,從前年十月一日起,一切省級電臺組織的群眾參與的選拔類節(jié)目不得在每晚黃金時間(7:30-10:30)段播出,這樣做的目的,不是因為超級女生、超級男生之類的選拔性節(jié)目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問題嗎?不正是考慮了時代發(fā)展需要和正確的價值引導問題嗎?課堂上鼓勵學生去競選“超級女生”那是不符合時代要求的,也是違背思想品德課的理念追求的。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指出: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上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這是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該切記的。
三、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關系
預設主要是指課前的準備,教學過程的設計,這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但是,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不能用預先設定好的程序限定自己按部就班,而不顧課堂教學中諸多的變數(shù)。教師要在教學互動中引導學生自由主動地生成與發(fā)展,重視學生知識、經(jīng)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多樣性、豐富性、隨機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分享交流活動的成果,促進教學生成,促進學生人格發(fā)展,這正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生命力之所在。此時,教師應學會欣賞學生的閃光點,滿足學生的需求點,彌補學生的薄弱點。例如:某教師講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性,引用了很多的名言典故,說服力很強,可這全是在教師講、學生聽中進行的。其實同學們對這樣感知度較高的話題完全可以從平時的積累和查找書本來找到答案,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這不是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明理并從感悟中踐行嗎?我們放手讓學生去做,既解放了自己,又培養(yǎng)了學生能力。又如,一位老師在講勤儉節(jié)約的必要性時,預選出示了兩個學生的情景對話,活動要求是“辯辯誰的觀點正確?”教師剛出示并布置這一活動,卻一下子過渡到了下一環(huán)節(jié),思考:要做到文明消費,應注意什么?在學生簡要回答后就出示了自己的消費寶典。在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如果這位教師能指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消費狀況,圍繞情景中兩位同學的對話進行充分的討論與辨析,然后引導學生歸納和小結(jié),自然生成文明消費寶典,這樣,學生在活動中能根據(jù)自身的思考與感悟形成理性思考,生成新知,教學效果就好多了。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關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深化教學改革,推動教研工作向縱深發(fā)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程。思想品德課教師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習型、研究型教師。對于教學中出現(xiàn)的,思考到的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要加強行動研究,學會反思,學會總結(jié)。并且不斷加強理論和業(yè)務學習,日積月累,我們就能少走彎路,就能在教學中盡快成長起來。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