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施選項教學既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趨勢,也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難點。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選項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議,旨在為高中體育教學提供一種參考依據。
關鍵詞:體育 選項課 現狀 調查對策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選項課已成為中學生體育教學的主要類型,我校現為體育選項課教學的初級階段,開展兩年以來,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困難。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我校高二和高三體育選項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問卷調查了16個教學班的部分學生共360人,其中男生240人,女生120人。
采用了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及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發出問卷調查表360份,收回360份,回收率為100%,回收問卷均為有效問卷。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通過問卷與訪談所了解到我校體育選項課開設的現狀以及學生對此的看法見圖表。
表1顯示,那些運動量較大,身體接觸頻繁,競爭激烈、競技性強的項目學生的選項人數較多,且以男生為主。如籃球,因為男生選項的人數過多,學生又不愿意調整自己的意項,根據實際情況,我們設置了兩個籃球班進行教學,分為基礎班和提高班,分別由兩名老師來授課。而女生可能由于生理、心理原因,多數學生喜歡選擇運動量適中,難度適宜,碰撞、危險少一些的運動項目,其中女生有15.1%選擇了健美操,選擇羽毛球和乒乓球的男生女生比例則相差無幾。
從表2可看出,興趣愛好是學生選項的主要動機。有43.2%的學生是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條件來選擇體育項目的,因而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這也是我們開設體育選項課的初衷所在。有56.8%的學生沒有按自己的特長去選項;有11.1%的學生在選項時受周圍同伴的影響很大,沒有自己的主見,對體育選項抱無所謂的態度;有9.0%的學生是根據考試的難易程度來選項的。由于目前各選項課考試的標準在難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他們選擇那些考試難度相對較低的項目作為自己的體育選項課項目,以便自己能順利地通過選項體育考試。
調查發現,有41.3%的學生認為體育選項課首要存在的問題是“所開設的課程不夠”,
并期望多開設一些棋牌類、體育舞蹈類等體育項目。位居第二問題的是場地器材不足,還有19.6%同學認為體育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考試重技術、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依然沿用傳統的應試考核辦法。
三、結論與建議
1.基于以上調查研究和分析,可以形成這樣的結論
(1)學生對體育選項課的認識不夠全面,學習目的不明確,教學方法單一,無法使學生產生自我效能感。
(2)選項內容單一陳舊,仍是傳統項目中的幾項,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
(3)場地器材短缺,活動的空間受限,練習的密度達不到要求,無法保證同學們高漲的運動激情。
(4)考核評價方法單一,讓一部分身體素質欠佳的同學始終嘗不到“甜葡萄”的感覺,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無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2.根據體育選項課教學實際中存在的以上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選項教學的意義。一部分學生對選項課學習的長遠目標認識不夠,為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引導、宣傳和教育;要通過體育選項課的教學,使學生真正掌握實用的體育健身知識和技能,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教師要注意積極的語言反饋,多鼓勵、少批評,要創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培養出更多身心健康的中學生。
(2)豐富選項教學內容,拓展體育課堂的空間。體育選項課是一種備受學生歡迎,符合中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的教學組織形式,學校應盡快改善場地設施與條件,加強對體育器械的管理,提高場地利用率和使用功能;體育選項課的課程設置應盡量避免重復,選項的內容應該更加豐富,要注意創新,盡量多開設一些新興的、學生興趣大且鍛煉價值高的項目,以給足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3)完善不盡合理的體育選項課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完善過程評價機制:改變傳統的重視結果的評價機制,完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有效做法。教師可在學生選項的第一節課,就明確提出考核的辦法和要求,并對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進行摸底并記(下轉第5頁)(上接第4頁)錄,然后在學期末分別進行不同要求的考核,讓每個學生真正體會和享受到學習進步帶給他們的樂趣,引導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
(4)倡導立足學生自身,自主選擇的選項方式。
真正實行“自助餐”式的選項方式。既然是“體育選項”課,就應當實行“自助餐”式的選項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那么實際教學中可能會出現在分教學班時,選擇某個項目的人數特別多,而選擇某個項目的學生人數又偏少,導致分班困難的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學生在選擇項目時,要求每個學生填報兩個項目,并在選項時注明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如果出現了分班困難,某項目的學生人數太多,便可將一部分學生調到他們的第二志愿,這種方法不僅沒有違背學生的意愿,同時也平衡了項目的人數,以利于項目與人數的合理搭配。
參考文獻:
[1]程廷紀.改革現行高中體育教學的若干設想[J].四川體育科學,2002.3.61.
[2]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廖佩文,萬麗麗.體育選項課教學模式下學生體質的調查及對策[J].教育前沿:理論版.2008.1.16~17.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甌海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