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活躍課堂氣氛的潤滑劑。微笑教育是教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藝術感染學生,用發生心底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田,點燃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產生良好的情緒,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思考,思維更容易得到開發,潛能更容易得到挖掘,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微笑教育的基本內涵和價值
微笑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用微笑教師觀、微笑學生觀和微笑家長觀去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從而走進學生的心靈,和學生心心相印、共同成長的教育;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教育;是教育者在快樂中教,學生在洋溢著喜悅的氣氛中學,是讓教育者成為教育家,使學生舒展心靈、發展潛能、提高情商的教育。
二、課堂中實施微笑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用鼓勵點燃學生自信的火把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教育研究專家孫云曉在一次報告中指出:“在學校教育環境中,對于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來說,教師的權威性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如何,常常可以決定學生的命運。”的確,教師的態度與學生的人格需要密切相關:教師對學生鼓勵越多,學生的成績需要就越強烈,越自信;反之,教師對學生鼓勵越少,學生就越自卑。
2.用愛心呵護學生幼小的心靈
學生是未成熟的人,是發展中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極其脆弱的,他們渴望教師真愛的滋潤,需要教者關愛有加,呵護備至。教師要學會用心去呵護每個孩子的心靈。
3.用尊重化解學生心靈的冰霜
兒童從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以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都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
學生雖然是孩子,但他們的人格尊嚴與成人是平等的,我們甚至應該比尊敬成人更尊重學生。
4.用賞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學會賞識是一種教育藝術。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在任何時候都不要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欲望。”是的,人性之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精神生活而言,每個幼小的生命都仿佛是為了得到賞識來到人間,誰也不是為了挨罵而活著。
“有一種美麗叫微笑”。我們做教師的何不調整自己,把每一節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讓這樣的微笑常常掛在臉上!愿我們將溫暖、豁達、親切、友善、摯愛的微笑,送給孩子們。讓我們的微笑架起師生之間平等與和諧的橋梁,讓微笑似陽光般的撒向校園,從工作中去領略、去創造一份美好的心境,做一個享受教育馨香的幸福教師,培育出美麗的花卉。大家都來做微笑的使者吧!
參考文獻:
[1]何立嬰編.《教學社會心理學》.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2]張小雁主編.《課堂情緒調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作者單位:貴州省普安縣江西坡鎮細寨民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