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社會、家長、學校、教師、學生等方面,通過訪談法、實地觀察法、文獻法、問卷調查法對自陽光體育活動開展實施以來,各校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提出了加強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活動工作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中學 陽光體育
前言:在新課改背景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勢在必行。為此,就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活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有深遠的意義。
1.研究對象
1.1淮安經濟開發區6所農村中學領導、教師、學生。
1.2淮安經濟開發區農村中學的學生家長。
2.研究方法
2.1訪談法。通過對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活動工作的領導小組、普通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訪談、交流。了解陽光體育活動實施的現狀,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
2.2實地觀察法。對農村中學近幾年的陽光體育活動進行實地觀察,了解現狀。
2.3文獻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了解農村中學陽光體育運動實施的現狀,總結經驗,為今后更好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2.4問卷調查法。問卷對農村中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時間與頻率進行了調查,以了解農村陽光體育活動的現狀。
3.農村中學陽光體育活動的現狀
3.1社會及家長對學生參與陽光體育運動的態度及現狀。經走訪部分學生家長得出,家長們只重視孩子的智育,輕視孩子的體育,只重視孩子的營養,輕視孩子的鍛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便讓孩子待在屋里預習和做作業,就連難得的雙休日和假期都要剝奪。
3.2學校對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態度及現狀
3.2.1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態度
經過走訪與實地考察,在各學校的教學計劃中,都能體現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在端正辦學思想、加強教育改革力度、繼續擴大實施素質教育成果、將活動還給學生、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等到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進展。
3.2.2學校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現狀
首先,雖然學校結合其他工作,對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作了統籌安排。其次,雖然部分學校在省“四配套”工程中添置了省配體育器材,基本上能夠滿足學校體育教學的需求,但地方配器材的不到位,使陽光體育活動不能全面、靈活開展。
3.2.3各校都在倡導、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但隨意性大(表1 表2)
一些學校在推廣陽光體育活動時,起初還是積極響應的,做的也不錯,但迫于學生成績及升學率的壓力,怕現在的學生體質差,參加陽光體育活動影響下一節課。從而逐漸地削減陽光體育活動的周期和時間,由國家規定的學生每天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削減為每年級每周僅安排一次約20分鐘左右的陽光體育活動。
3.3一些老師認為學生的體質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強,學生在校就是要學好文化知識,社會、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大小是學生考上重點或熱點學校人數的多少,要想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提高社會對學校的信任和滿意度,就必須抓好文化學習,每周一次的鍛煉就可以了。
3.4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的現狀和原因
3.4.1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的現狀
通過訪談發現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持久性不高。
3.4.2學生參與陽光體育活動現狀產生的原因
①雖然社會、學校做了大量的宣傳,學生家長口頭上講參加陽光體育活動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而內心卻擔心學生因鍛煉勞累而影響學習成績。使學生不關心陽光體育活動。
②學校陽光體育活動雖有安排但經常被占用,隨意性大,使學生認為陽光體育活動不重要也不需要。
③器材嚴重匱乏,活動場地差,活動項目受到限制,活動內容無趣味性,使學生感到乏味。
④一些老師的錯誤認識和對陽光體育活動的不親和情緒感染了學生。
4.對策
4.1加大陽光體育活動宣傳力度,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學校要建立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登記及健康卡片,納入學生檔案管理,并作為各種評比參考依據。
4.2強化監督機制,教育行政部門要深入貫徹、認真實施素質教育,把減負增效落到實處,學校要按國家、省、市的課程標準配課,不隨意占用活動時間,各地建立完善的制度,把陽光體育活動納入學校考評、評估,真正還學生活動時間。
4.3學校應當因地制宜,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注意加大資金投入,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做好物質保障。
4.4加強陽光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班主任,任課老師、學生運動骨干,特別是體育教師在陽光體育活動中的輔導和指導作用。提高體育教師及相關教師的工作條件和待遇。
4.5立足各校實際,因地制宜充實鍛煉項目。在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有著大量的體育運動素材可以供教學選取,例如:跳皮筋、“闖關”、擲沙包、奔跑追逐、“騎馬打仗”、“斗雞”、“開火車”、滾鐵環等等。
參考文獻:
[1]范立仁.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2.02.01.
[2]王雙慶.中學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國學校體育.1996.
[3]黃丹彤.陽光體育.能改變多少現狀.[J].教師博覽.2007.08.
作者單位:江蘇淮安市新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