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化學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在逐步發生內因性的轉變。作為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要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好奇心,更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教師要認真地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從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融洽、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實現其主體地位回歸的教學效果,這無疑與新課改精神達到了實踐維度上的統一,因此有著極強的現實功用。本文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質疑學習的概念出發,以其設計理念為基礎,提出了質疑性高中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案。
關鍵詞:化學教學 質疑學習
前言: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高課堂效率,落實教學效果,化學教師就要在積極轉變自身角色的基礎上實現教學理念與教學行為的創新,而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能力、探究精神等主動學習化學的內在品質,質疑學習作為以學科知識為載體,以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為歸宿,以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為根本的課堂設計,對實現以上教學目的有著極強的輔助性作用。
一、化學教學中質疑學習提出的背景
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常會出現以下一些問題:如上課聽得懂,下課不會做;在某個問題上反復出現錯誤;對新情境問題,因讀不懂題目而感到無從下手;對開放性問題,因思維定勢而一籌莫展;對化學知識感到非常零亂,記不住,從而對化學學習缺乏興趣,喪失信心等等。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問題?學生仍處在被動接受狀態,缺乏學習策略,不會主動地學習,出現一些問題是不足為怪的。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及時提出質疑,以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質疑學習行為產生于學生建構認知體系的過程中,質疑學習行為的強化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者真正理解學習內容的意義,因此,質疑學習是一種有意義的積極主動的發現學習。
二、化學教學中質疑學習的理念
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質疑學習,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意關照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現狀,不能簡單地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要通過重視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經驗,充分挖掘文本資源與本地資源,將代表一定教學內容的問題與情景進行整合,將學生的個體認知需求與情景進行整合,將教學設計和教學準備與情景進行整合的基礎上,進行關注學生感悟和實踐的課程設計,促進學生產生內在的學習化學知識的動機,實現向主動建構自己化學知識體系的轉變,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同時發展。
三、化學教學中質疑學習的實施方式
教師要根據化學課特點,需要在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個體學習情況與彼此之間的差異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筆者對該班的全體學生,針對課堂師生提問等進行了調查統計,統計的結果如下:
通過統計表的結果,不難發現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提問方式(表一)是課堂口頭群體提問;學生最常用的提問方式(表二)是課堂喊叫提問。也就是說學生的長期的課堂提問習慣的養成中,已經適應了老師問,學生答。而且也更樂于接受這種師生間的“質疑”方式。
這種單一的“質疑”方式,我認為很難適應新課改的要求,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對自身提出了更高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的作用,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要不斷地設問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不要一講到底,不要包辦代替,不要滿堂灌。那么對于任何一堂課,就要求教師設計時要深入學習新教材理念,把握教材的學習目標及學生所應達到的學習程度,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進行教學設計,重點做好質疑情景的設計。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合理,活躍!
筆者同時也對“調查數據”中的“質疑學習現狀自我評定”(表三)進行分析。
發現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還是很迷茫,大多數“等待觀望”。我認為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師引導的不到位,學生不知從何入手,所以出現“等待觀望”的現象。
在具體的教學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通過不同方式創設一個能讓學生主動思考的化學教學質疑學習,對于問題的解決,
則可以充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實現學生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令學生充分占據課堂,調動起自己解決化學問題的積極性,努力做到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揭示化學規律,而教師則可以退居次要的地位只是以提問方式作適時的引導,或以小結的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歸納,同時對課堂教學中開展質疑學習時學生產生的質疑以及遇到的意外情況,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機制,靈活地予以應對。
四、化學教學中質疑學習的依據
(一)新課改的需要
新課程強調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學習當成是一種創新活動,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去構建創新學習觀念,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總是強調學生必須從課本、教師那里接受現存的知識的學習觀念,大力推行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以研究性學習為代表的創新學習方式,通過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方式的應用,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滿足學習需求,體驗學習興趣,發展學習個性,實現學習上的大飛躍。
(二)現代教學理論依據
現代教學理論特別強調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獲得基本知識的領悟和形成技能技巧;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強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現代教學論的代表人物布魯納說:人唯憑借解決問題或發現問題的努力才能學到真正的發現的方法,這種實踐愈積累,就愈能將自己學到的東西概括為解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方式。因此構建與之適應的質疑學習方式的培養這一新的學習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心理學的依據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中學生有一定的思考和觀察能力,他們能根據教學目標有計劃、有選擇地觀察現象,思考問題,主動探究。學生在低年級學習階段,往往主體地位還不能確立,主體能力低下,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尤其是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確定,他們獨立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他們喜歡探究問題發生的來龍去脈,有搞清事物發展前因后果的心理趨勢。同時,心理學研究還表明,盡管中學生思維有較大的發展,但分析判斷能力還不完全成熟,所以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教師的有力指導。
總之,設計“質疑”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途徑和方法很多,這需要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積極動腦動手,通過啟發思路、點撥思維以達到讓學生動腦的目的,通過鼓勵參與、巡視督促、輔導幫助以達到讓學生動手的目的。把那種探究的沖動和迸發靈感的喜悅還給學生,而我們只需要適度地進行評價和鼓舞,他們必定會帶給老師更多更有價值的疑問。同時也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善于探索發現,總結教學規律方法,把課堂也當成一種創造性的藝術性的教學活動,不懈努力,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班華.中學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鐘曉雪.中學教育的理念與精神追求[J].江蘇教育,2003.(6):90-92.
[3]王肅元.論情景教育與創新——[J].陜西師大學學報.2004.(4):l-5.
[4]劉海峰.中學課堂學生小組合作研究[J].教育評論.2004.(1):86-88.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杭州二中樹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