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英語課堂教學信息交流和課堂調控的重要手段,它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節奏,學生學習情況的評估和教師對目標語的使用。小學英語過程中要做到有效地提問,勢必要講究策略。
關鍵詞:小學 英語 提問 策略
小學英語教學策略是小學英語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特定的教學情景和文化背景中為完成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和適應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學謀劃和采取的教學措施。它是一個運籌、決斷、施教、觀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是教師自主地、能動地運用理論于實踐,從實踐中檢驗理論的環節。而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是英語課堂教學信息交流和課堂調控的重要手段,它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節奏,學生學習情況的評估和教師對目標語的使用。小學英語過程中要做到有效地提問,勢必要講究策略。
一、注意提問頻率,合理調配類型
教師在課堂上提問的次數不僅反映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頻率,也反映了課堂節奏的快慢。課堂節奏是小學英語教學中影響課堂控制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注意不穩定或注意范圍狹窄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且,我們的學生是在缺少目標語言的環境中學習英語,再加上大班教學的客觀環境,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現象更為明顯。因此,課堂通過提問調節其節奏的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教師的提問類型也不一樣,一般說來,小學英語教師的提問類型有以下幾類:課堂程序性問題,課文理解性問題和有真實交際意義的問題。課堂程序性問題旨在落實教學計劃,實施課堂活動和檢驗學生的理解狀況,這種提問往往是對新語言知識的展示,對學生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培養其語感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但此類提問的句式如果過于簡化單和單一化,且總是以教師控制課堂為主,就既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實踐機會,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和主動參與。課堂中教師的提問不僅是落實教學計劃和進行課堂活動的紐帶,同時也是信息輸入的一種途徑。因此,提問的形式應多樣化,要使學生作為獨立的人所應得到的關注得到體現,使課堂上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得以實現。課堂展示性問題是教師就具體教學內容進行的提問,答案一般是唯一的。學生只需憑表層理解和短時記憶或者查看課文就可以回答。教師運用此類問題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聽的能力,鼓勵學生運用課文中出現的新單詞。這一類提問針對性強,問題答案直指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師要盡可能為學生創設語言情景,在情景中通過問答交流,讓學生感到學語言是為了交際的需要,而不是枯燥的、公式化的操練。
二、關注待答時間、鼓勵學生提問
待答時間即教師提出問題后與學生回答問題之間的間隔時間。機械性操練中的提問不需要等待時間,而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則需要教師有意識地給予等待時間,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提問如果不給學生仔細思考和組織語言的時間,學生回答的質量往往會有所下降,教師與其等錯誤產生后再糾正,不如讓學生自己稍加思考后說出正確的句子。教師可以通過控制提問后的間隔時間來提高學生問答問題的質量。
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學生要學會的不僅僅是能聽懂教師的指令和提問,還要學會發問,否則只能成為被動的學習者。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應讓學生更多地聽到自己的聲音,只有這樣,學生在語言表達上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會逐漸形成。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對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需要實現觀念上的轉變,教師要主動地充當活動的組織者、評判者,參與者和幫助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督促者。
三、面向全體提問、恰當處理糾錯
小學英語課堂提問要照顧到全班學生,座位擺放方式合理可擴大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的接觸面,使得個體之間的交流增加。
語言錯誤在外語學習中是不可避免的,在答問時表現尤為突出。如何對待和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是幫助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學中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是最重要的,根本不注意學生的錯誤,他們更多關注的是教學步驟是否完成,而往往忽略學生的學。而有的教師則認為,語言的準確性高于一切,總在教學過程中打斷學生的表達,有錯必糾。這兩種做法均有些極端,教師應當及時發現學生的語言錯誤和問題,并以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它們,糾錯方式也應根據活動的目的來決定,在糾錯時,應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糾正或同伴糾正。同時教師也要保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看到他們的優點。發現學生的語言錯誤,不要一味地指責,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以致影響以后的英語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顧冷沉.《當代教學策略》《上海教育》.1997年第11期.12期.
[2]和學新.《教學策略的概念、結構及其運用》《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作者單位:溫州市龍灣區靈昆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