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是高等院校工科非計算機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教學中如何解決程序設計本身枯燥、難懂以及和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等問題,找到有效的教學方式,一直是授課教師感興趣的課題。本文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談了自己在該課程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VB 程序設計 教學 實踐
一、引言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是高等院校工科大學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和運用計算機高級語言進行程序設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Visual Basic(VB)語言是一種可視化的、面向對象和采用事件驅動方式的結構化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可用于開發Windows環境下的各類應用程序。它簡單易學、效率高,且功能強大可以與Windows專業開發工具SDK相媲美。因此基于VB語言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屬于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的三個層次“文化、技術、應用”中的第二層次,目前是許多工科大學機械類專業必修的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該課程主要講授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知識和程序設計的方法與技術,其內容以程序設計語言的語法知識和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為主,同時包括程序設計方法學、數據結構與算法基礎等方面的內容。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邏輯推理的能力以及應用VB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初步能力,為今后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打下基礎。
但是根據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調查得知多數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們認為VB語言枯燥、難以理解,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導致學生對這門課有恐懼心理,缺乏興趣。很多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局限于簡單的“會”,而不能使用VB進行編程,更遑論應用所學的VB知識編程解決機械問題。因此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程序設計的編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已成為VB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那么如何使學生們喜愛并學好這門課,作者在教學實施方面做了如下思考。
二、整合課本內容,培養學生對編程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以VB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和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作為主線貫穿于講授過程中,打破原有的以課本知識的邏輯結構為順序組織課堂教學的模式,先從簡單的貼近機械應用的實例入手,讓學生領悟到《VB程序設計》在今后專業崗位上的作用。通過讓學生觀看、模仿并實際進行編譯,在實際操作中理解文件的建立、讀、寫、邏輯判斷和循環等編程語句的實現,激發他們對編寫程序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后,在以后的學習中應用現在發達的互聯網工具和學生交流,在網上論壇上設立留言板和討論板,實現學生與老師的互動。通過網上答疑、發布相關信息和組織同學們的討論等,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滿堂灌輸的填鴨式教學為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設計程序和自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三、課堂教學將因“材”施教與因“需”施教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際編程能力
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程序設計的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系統分析和系統開發的技能。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是選擇既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過程,又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合適教材,課堂教學中以教材為綱。教材應包括如下具體的教學內容:VB集成環境、面向對象基本概念、程序設計基礎、常用算法分析、常用控件及界面設計、文件、圖形操作、數據庫應用、多媒體應用等。“需”是緊扣教學大綱所確定的培養目標,以能夠采用VB編程解決機械設計及使用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尺度,將相關課程的知識點加以整合,按照三實即“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重新組織教學內容。程序設計是實踐極強的工作,學生只是聽、看、讀是很難掌握的,只有通過動手實踐編寫調試大量的程序,才能使學生從中理解程序設計的思想方法、積累程序調試的經驗,體會成功的喜悅。在上機實驗環節,將驗證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和綜合型實驗相結合。
四、結合機械工程設計實際進行實例教學
機械工程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用到計算機編程,如機械中各零件的三視圖、機械設計中各部件承受力的計算以及機電系統中各種控制軟件的實現等。這些大都可以使用VB編程實現,這樣就為在教學中適當打破教材原有以知識的邏輯結構體系為順序組織課堂教學的方式,改為從應用實例入手,通過讓學生在實際操作去體味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初步掌握在Visual Basic環境下利用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和新穎易用的可視化設計工具,學會使用Windows內部的廣泛應用程序接口(API)函數,以及如何使用動態鏈接庫(DLL)、對象的鏈接與嵌入(OLE)、開放式數據連接(ODBC)等技術,實現高效、快速地開發Windows環境下功能強大、圖形界面豐富的應用軟件系統。例如,通過分析一個軸承的實際受力情況,要求學生使用VB的設計頁面、輸入和輸出等各項功能。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講解所提問題的背景并講解一些相關的機械設計的知識,介紹VB對象及對象的方法和事件的有關概念,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設計界面,講解如何在當前打開的窗體內添加命令按鈕、文本框和標簽等,如何設置好各對象的屬性,以及分別在命令按鈕的單擊事件過程中添加相應代碼,并介紹一些快捷操作,如按功能鍵F5運行程序等。學生在實際編程實踐中既復習了機械專業課教學中學過的相關知識,又領悟了VB編程中的基本概念,同時掌握了使用計算機編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流程。在這個操作完成后,教師通過設問讓學生在此歸納思考VB程序開發中的一些概念,如對象與事件分別對應實例中的那個部分,創建VB應用程序的步驟。通過將具體的機械設計實例融合進編程實踐中,促使學生們進一步思考如何使用更多的VB開發工具解決更復雜的工程機械設計問題。
五、重視學生規范編程習慣的培養
學生對編程語言設計中變量、類型、運算符和表達式這些基本概念和語言規則的掌握需要一個過程,對算法和數據結構的知識需要不斷積累。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程序編寫規范化。通過在課堂教學中盡量使用標準編碼,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這樣在學生進行程序設計過程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如使用顯式編碼、嚴格執行變量先定義后使用、避免使用缺省屬性以及明確指出是在引用對象還是在引用對象屬性等。另外加強程序書寫規范的教育,如要求學生在書寫程序中書寫格式應該結構層次分明,并且養成程序里面添加必要注釋行的習慣。
六、考核內容以評價學生的具體實踐能力為中心
VB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編程基礎課,對學生的考核很難采用傳統的理論教學考試模式,評價學生學習成績應采用理論考試與上機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試采用閉卷形式,主要考查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題目形式多樣。上機考試考查學生閱讀程序、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的綜合能力。另外再加上該課程的平時成績,就可以對學生使用VB解決機械中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進行評價。
七、結束語
總之,VB作為一門重要的編程語言,在工科大學機械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實施中采用將機械專業知識與計算機程序設計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采用符合機械專業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考核中以實踐為引導,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使用VB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得VB課程的教學質量得到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萍,陸根書,程文文.教學情景對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影響[J].教學研究.2006.4.
[2]易福華.Visual Basic典型系統實戰與解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鄭阿奇.Visual Basic實用教程[M].北京: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1.
[4]高智勇.Visual Basic6.0實例教程[M].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1.1.
作者單位:沈陽工業大學機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