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學生體質差是不爭的事實,筆者采用實驗法、觀察法對四年級兩個平行班學生進行體育“課課練”的實踐與研究,重點挑選了一些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簡單易行的運動項目作為“課課練”的教學內容。通過實驗對比總結發現,“課課練”為學生的健康積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重視“課課練”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
關鍵詞:小學體育 體質 實踐研究
一、引言
近幾年,據教育部調查顯示:城市肥胖學生超重與肥胖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有63.7%的高中畢業生在近兩年的征兵中因體檢不合格而被淘汰;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近視率分別達到78.5%、90%、86.6%,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約10個百分點。學生的體質健康程度已影響到了以后的工作、生活,學生體質健康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因此,體質健康應該從小抓起,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適當增加一些素質練習,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研究方法和對象
1.研究方法
實驗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
2.研究對象
把四年級男、女生比例差不多,體育成績相近的兩個班級學生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實驗前具體成績見下表:
3.“課課練”的具體內容
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校特色,在教學中挑選一些簡單易行的徒手練習內容作為“課課練”的教學內容。詳見表2:
4.具體實施方法
(1)建立檔案,關注健康
從2008年9月1日開始到2009年6月,整整一個學年時間內,實驗班的學生除了完成正常的課堂教學內容之外,一般在下課臨近5到10分鐘,每節課都安排了“課課練”的教學內容。在實驗前的最后一次測試中,讓學生自己記錄五項測試成績,并把它保存在自己的成長記錄冊中,讓每個學生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體質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練”在得法,貴在堅持
開學后的第一次體育課,教師就把“課課練”的內容與練習方法教給學生。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課課練”的練習內容。如進行球類教學,在“課課練”中就可選擇仰臥起坐50秒鐘三組,另外每組仰臥起坐之后可進行原地半蹲跳6到8次;如果是快速跑的教學內容,則在“課課練”中增加發展上肢力量的內容,如爬桿活動。
(3)賽練結合,激發興趣
通常情況下,學生進行素質練習,常常會覺得內容枯燥、方法單調,提不起學習興趣。在“課課練”的教學中,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樂于參加“課課練”。在練習過程中運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法,首先由教師統一安排“課課練”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第一次測試成績,有針對性地進行薄弱環節的鍛煉。如立定跳遠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統一練習仰臥起坐練習后,可重點多練習各種跳躍。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實驗班學生素質測試成績分析
從表3中我們可以發現,通過一個學年的“課課練”,學生的五項測試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仰臥起坐成績進步幅度最大,提高了24.70%,學生優秀率達到86%,其實這與老師布置的體育家庭作業密不可分。在實驗班,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每周至少在家練習一次仰臥起坐,次數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制訂,由家長督促完成,每周反饋一次,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學生沒有自覺完成,但多數情況良好。
2.實驗班與對照班學年結束五項素質指標比較分析
從表4中我們發現,實驗班中的立定跳遠、仰臥起坐成績與對照班有一定差距。立定跳遠平均成績相差3.2厘米,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也是不小的差距;一分鐘仰臥起坐成績相差5.01個,優秀率明顯好于對照班;而50米往返跑、前拋實心球、400米成績則出現小幅提高,與對照班沒有明顯差距。最后運用spcc體育統計軟件,對于兩個班級45名學生的五項測試內容進行t檢驗,發現所有數據通過t檢驗后,P值均大于0.05,沒有顯著性差異。這也充分說明體育積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實施“課課練”。雖然實驗證明兩個班級沒有顯著差異,但“課課練”對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卻有著積極意義。
3.實驗班與對照班學年結束后運動技能成績比較分析
從表5中我們發現,運動技巧的掌握不在于學習時間的多少,雖然實驗班的同學每節課要比對照班少學五到十分鐘,但他們的運動技能成績反而比對照班的學生好得多。這也充分說明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作保證,學生在技巧學習時更顯得輕松、協調。通過一個學年的“課課練”,學生更加深刻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參與,“課課練”的體育教學模式也受到學生的歡迎。
四、總結與建議
1.總結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一個人的知識在于積累,財富在于積累,健康更需要積累。“課課練”為學生的健康積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對他們身體素質的提高起著積極的作用。
(2)新課改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激發學生運動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的同時,保證體育課有一定的運動量。因此,在小學體育課中保證一定時間一定質量的素質練習,對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學生在集會中暈倒的現象不再出現。
2.建議
(1)增加“課課練”的教學內容,對于體育教師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減少學生等待的時間,增加學生活動和練習的時間,使教學達到條件許可范圍內最大限度的優化是體育教師上課的難點。
(2)體育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加強課堂組織管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持之以恒把“課課練”進行到底,保質保量地組織學生完成教學內容。
(3)體育課堂中實施“課課練”,但其練習時間畢竟有限,課外還需要家長積極配合,提高家長對于孩子參與體育鍛煉的關注程度。每個學生可針對自己的需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從小養成樂于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中國新聞網.《浙江公布學生最新體質報告:體質健康令人擔憂》.2007-03-30.
[2]馬曉鳳,武繼國.淺淡體育課中的“課課練”.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06.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碧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