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張揚自己的求知個性,教師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學個性,那么師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學生張揚個性,可以激發潛能,開發智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確如此,學生一旦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接受,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獨到的理解,最終獲取知識。前不久聽了特級教師薛法根的一節課,我真切感到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尤其是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上,薛老師的精心點撥和熱情鼓勵,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的手臂一次又一次地高高舉起,全班充溢著朗讀的渴望:有的是嘗試性的,有的是模仿性的,有的是背誦式的,還有的是表演式的,一個比一個積極,一個比一個踴躍,個個讀得有感情有韻味。
看到薛老師這些個性鮮明的學生,我想到了自己曾經教過的一名女生,她資質很好,語文知識也很豐富,只是成績并不突出。我幫她分析原因,因為她過于內向,不愿發言,游離于學習氛圍之外,以至于潛能無法正常發揮。于是我鼓勵她大膽嘗試,有意制造機會,讓她發言。一次次的成功,讓她丟掉了膽怯,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慢慢地,她越來越自信,文化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在一次作文競賽中獲得了全國二等獎,高考語文考出了理科126分的好成績,而且做什么事都干練、果斷起來。她目前正在重點大學讀本科,并且是學校活動中的佼佼者。我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她個性的改變和大膽張揚個性有很大關系。
因此說,學生張揚個性不只體現了“快樂語文”的理念,也為他們以后走上社會、成就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教師張揚個性,可以體現教育藝術,提高教學水平
我始終認為,肩負著培養合格接班人重任的人民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應該是一個思想觸覺十分敏銳的人,對生活有著詩意的追求,對人生有著獨特的感悟,對課文內容的感受、領悟、解讀等,也應深深地打上其精神世界獨一無二的烙印。這種敏銳,這種感悟,這種烙印,就是他的個性。這種個性與先天的性格氣質有關,更受后天的學習生活體驗的影響。
任何教師的個性都是不可模仿的,只能是特殊的“這一個”。所以始創“隨文識字”實驗教學法的斯霞只有一個,推行“民主+科學”學習模式的魏書生只有一個,提倡“人文教育”思想的于漪也只有一個。他們平時勤耕不輟,不斷汲取新的科學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自身具備了良好的個性化知識儲備,同時又有著較強的自信心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運用獨特的教學方法,在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同時,還注意從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去構建學生語文素養的合理結構,這種與眾不同的“自己的”教學方法就是個性化的教學藝術。
在課堂教學中,張揚個性是師生的雙邊活動,但作為主導地位的教師,其個性的顯現直接影響到學生個性的展示。只有教師定位正確了,才能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正確的引導。目前,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想體現有益的個性張揚,首要的是完成自己新舊角色的轉換,在個性思想上,盡可能地貼近新課標要求。
1.語文教師要由課程知識體系的灌輸者轉變為教學過程中的對話者,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進行交流,倡導民主教學。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來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特別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平等對話、自主探索的樂趣。
2.教師要著力突破課堂教學的封閉性和被動性,加強學生與社會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使語文課面向生活、面向世界,這樣才能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
另外,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要關注“人”的發展,鼓勵學生運用洋溢著靈氣和才情的個性化語言,發表雖不成熟卻經過獨立思考得出的獨特看法,尤其是那些有建設性和創新性價值的新見解、新觀念,更要極力表揚,使學生為滿足教師心靈期待而釋放出潛在的激情能量。有人說“每個人的潛能遠遠超過已經實現的那一半,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成功的關鍵在于需要用火種去點燃。”那么教師就應用自己鮮明的個性化教學,喚醒學生頭腦中的“巨人”,激發出他們潛在的個性能量。
在獨具教學個性的教師的影響和熏染下,學生的個性怎能不彰顯呢?在恰當的引導下,有個性的學生會受別人思路的啟示,在自由揮灑的想象空間里,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形成立體的、發散的多維思維模式。這些既體現出語文創新教與學的好處,更推動了學生探索新天地的腳步。
當然,個性不是反叛,不是新潮,不是特立獨行,它必須遵循普遍的教育教學規律,在遵循共性的基礎上體現出個性,才能夠自信地張揚起來,才能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無限的魅力。
總之,我們要讓學生的個性成為推動他們成長的動力,在一次次的個性張揚中,激發出他們最大的潛能;教師要讓自己的教學個性、人格個性成為吸引學生的魅力點,做他們心靈的導航人。在這種“快樂教學”的氛圍下,才能真正突出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和諧統一的特點;才能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才能讓師生共同體驗到張揚個性所帶來的成功的喜悅。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