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探索性教學要落到實處,必須加強有效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思維訓練方式主要有訓練思維的條理性與系統性;訓練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訓練思維的發散性、多向性、求異性和靈活性等。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索性教學 思維訓練
探索是科學發現的先導,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過程中最生動、最活躍的思維活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探索性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開發學生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當前新課改下各地對探索性教學都很重視,也下大力抓,但效果大多不盡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過于注重形式,沒能從根本上抓好學生的思維訓練應是主要原因。初中數學教學只有通過有效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探索性教學才真正落到實處,達到預期目標。筆者多年來在教學實踐中一直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效果,現對思維訓練基本方式試作探討。
一、訓練思維的條理性與系統性
要訓練學生思維清晰,條理清楚,遇到問題能按一定順序去分析、比較,對復雜問題應善于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局部進行思考,抓住主要矛盾;在思維過程中,要能迅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列方程解應用題是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內容之一,主要困難在于習慣了小學的自述解法,對用代數方法分析問題的思路不習慣,茫然無緒,找不出等量關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教師在教列代數式時有意識地為后面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做了一些準備工作,啟示學生從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中去尋找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畫草圖列表,配以一定數量的例題和習題,使學生能逐步尋找出等量關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提高。學生掌握了應用題的多種解法,對同一道題就可采用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列出不同的方程,這樣學生再碰到類似難題也會運用綜合分析法,調動知識,調整思路,進行積極的分析思考,思維的條理性與系統性也就不斷得到提高。
初中數學研究對象大致可分為兩類,“代數”是研究數量關系的;“幾何”是研究空間形式的。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一些重要的數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主要有配元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綜合法、分析法及反證法等。在解題教學中,要著重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對一道數學題,首先要能判斷它是屬于哪個范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定理或計算公式,要求學生認真審題,細致觀察,能夠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進行挖掘,學會從條件到結論或從結論到條件的正逆兩種分析方法,并能在解題過程中正確運用定理和公式。
二、訓練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