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小學基礎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以培養適應現代化社會生存與發展的人才為目標。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新課程和新理念已經走進并融入了教師與學生的生活。數學是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之一,轉變數學觀點、改進教學方法已是大勢所趨。近幾年來,數學課程有了很大改進,中學數學與小學數學相互融入,知識面不斷延伸,難度分解,化整為零,應用范圍日益擴大,逐步走向日常生活,使中小學數學體系整體形成了螺旋上升發展的大趨勢。筆者結合中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談談對現行課程改革基本理念的幾點認識。
一、整合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強調學數學的目的就是用數學”,學生應認識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和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能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數學,對教材給定的內容及意義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讀,以使給定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課程”,現實對教材的創新和開發,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自覺改變傳統的“教教材”為“用教材”,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
現行大綱對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做了進一步的更新和調整,主要有:精簡數據過大過繁的計算和比較復雜的四則混合運算;刪去繁分數;加強中高年級的口算,并增加估算內容、代數的初步知識,增加形如ax+bx=c的方程及相應的應用題;統計初步知識充實數據的整理的內容,把平均數列入統計初步知識內,降低繪制統計圖的要求,對統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增加了概率的一些最基本的理念,即事件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及可能性的大小;百分數應用題增加了利息的計算等實際問題;幾何初步知識,加強測量、畫圖、拼擺等實際操作等。同時中學數學內容也作了相應的調整。
從教材編寫的發展來看,我國中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的工作者由模仿到創新,由單純到多樣,由理論到實際,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作為教師,要整合好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利潤問題、測量問題等,讓數學生活化、趣味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素質教育,注重后進生的培養
把素質教育貫徹于數學教學之中,是擺在廣大數學教師面前的迫切任務。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積極探討學科知識與素質教育的最佳結合點,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1.認清數學的特點。數學具有內容抽象、應用廣泛、推理嚴謹、結論明確的特點。這些特點很容易使學生走向兩個極端,或者渴望求知,或者望而生畏,產生癡迷或厭學現象。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之美,幫他們排除畏難心理,使他們喜歡數學,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2.關注后進生。作為教師,首先要要賞識學生,給后進生以鼓勵。放大他們的閃光點,經常贊揚他們,幫助他們逐漸排除自卑心理;構建相容點,排除他們的逆反心理;激發樂學點,排除他們的厭學心理;糾正錯誤的模仿心理,增強明辨是非的觀念。另外,還要激發其“我能行”的想法,讓其入門,逐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切實注重對后進生的培養,一定會見到奇效。
三、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英國著名教育家說,“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是讓自己提出問題”,因此新課程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并在學習中學會設置問題。教師則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過程,形成探究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讓學生進行探索和研究,讓新課程變成動態的、發展的課程,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
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的工作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也”,強調教師是教育的主宰者,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發動者,而視學生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質疑能力受到抑制,而且也談不上創造能力的培養。新課程編寫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引進了不少開發性的問題,在練習、習題中凸顯。在教學中,教師要大膽地倡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歷直觀感知、觀察思考、歸納總結等思維過程。這樣做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逐步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分析判斷的良好習慣,從而為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比如,在學習“可能性”這一課時,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得出結論,同時也要提出問題。例如:設置“一個袋子里放有形狀大小相同的兩個紅球和一個白球,每次抓出一個,然后再放回去,那么抓三次是不是一定會有一次能抓出白球呢?”等等這樣的疑問,讓學生互動實踐,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很有幫助,同時要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四、發散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培養學生數學解題的發散性思維是數學創新教育的重要任務。發散的結果并不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其中不乏謬誤。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只有依賴于數學知識體系去思考,發散思維才能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從而得出正確的有意義的結論。比如:“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在這一結論中有以下幾個發散點:1.三角形的形狀各式各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呢?2.如果再多一條邊,成為四邊形,那么它的內角和是不是也是一個確定的值?3.三角形有內角也有外角,那么其外角的和是不是也是一個確定的值呢?(下轉第160頁)(上接第159頁)等等。教師這樣進行引導,使得學生發散思維,就一定會在學習其他方面知識的時候也會自然地、正確地進行發散思維,從而擴大知識面。
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創新性思維素材,抓住教材中的“擴點”做補充延伸,進行創新思維訓練;抓住教材中的“異點”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創新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擺脫思維定勢的禁錮,適時變換思路,這樣才能有效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和實踐中,教學觀念的轉變和課程理念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新課程給廣大教師留下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新空間,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站在課程標準的角度挖掘教材,整合教學資源,把教學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結合起來,著力提高學生素質,做到寓教于樂。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問題,提出疑問,讓學生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作者單位:①山西大同趙家小村聯校;②山西大同趙家小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