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管理專業是高校為社會培養建筑業、房地產業和咨詢服務業人才的重要基地。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本文針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進行探討,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提出了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途徑及方法。
關鍵詞:工程管理 應用型 技能培養
工程管理專業已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其重要性也逐漸得到了廣泛認可。從專業范圍、開辦學校、招生人數、從業教師數量、專業文獻資料收藏等各個方面來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工程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要求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知識、較寬的知識面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目前我國普通高校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是到企業從事施工、管理等工作。
一、應用型本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內容
工程管理專業技能包括技術、經濟、法律、管理以及通識技能。
1.技術技能
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投影原理及制圖與識圖的基本知識,能熟練地使用AutoCAD進行工程制圖,會繪制簡單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圖,能夠進行簡單的結構計算。其次,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各種工程測量儀器,能夠掌握控制測量、施工測量、變形觀測的野外數據采集和內業數據處理。另外還要熟悉建筑材料的主要品種,能夠進行建筑材料性能試驗;并且掌握建筑結構知識與建筑施工技術,掌握現行的主要規范,能夠制訂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能夠完成現場的施工組織、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資料管理等任務。
2.經濟技能
需要掌握工程經濟所涉及的基礎知識,進而掌握工程經濟中的重要知識點,即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工程評價(含財務評價、國民經濟評價、社會評價、環境評價)及工程后評價。
3.法律技能
熟悉建筑法、合同法、招標投標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相關的經濟法律法規,具有訴訟、仲裁的一般理論知識,能夠就工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出法律建議。
二、應用型本科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實踐技能培養的途徑及方法
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諸因素高度集成的綜合性教學活動。為了加強學生的技能培養,應開展多種教學模式的嘗試。把專業課程分為體驗型、研究型、辯論型、案例型、咨詢型、參與型、再現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放映錄像、設置案例、題目辯論、課堂實踐等多種形式,先讓學生了解本課程對學生就業技能的要求,然后提出問題(訓練型題目),讓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然后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和工具來解決問題。
2.建設工程管理實驗室
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已有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和共享,突出重點,建設有特色的工程管理實驗室。
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高等學校整個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不僅是對理論教學的驗證、補充和拓展,而且還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中,實踐性教學和工程實踐應相互交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這樣使實踐教學更體現工程特點,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4.建設課程實習基地
實習基地建設是將教學、科研、生產三者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與創新技能,可建設校內實習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例如,以百色學院東合校區為測區,建設工程管理專業《建筑工程測量》的校內實習基地。當前,我校澄碧校區將要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工程管理專業學生也是一個較好的機會。
5.提高教師的技能素質
從事工程管理專業教學的教師可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屬于高端科研層次,著力于工程建設前沿課題的研究;另一層次要求教師應具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兩個層次的結構比例根據學校的定位不同而不同,對于教學型、教學研究型大學,應重視“雙師型”(教師、執業工程師)教師的培養,“雙師型”教師必須定期到企業中進行工程實踐,以增強工程意識和工程經驗,并能夠把工程實踐經驗帶到課堂中去,傳授給學生。教師可以親自了解社會需求以及課堂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專項技能訓練。
三、結語
百色學院作為一所剛完成轉型的地方院校,在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辦學理念、辦學經驗等方面還處在積極的探索和試驗階段,這與百色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校從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角度出發,研究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對策,改革傳統的實踐教學體系,盡量做到“量體裁衣”。
(基金項目:廣州大學——百色學院合作科學研究項目(GBK2010005))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四年制)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2]徐業濱.對高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7):57~59.
[3]王進.基于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專業實驗室建設[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61~62.
[4]郭志濤.應用型工程管理專業學生的技能培養[J].中國冶金教育.2008.(3):152~156.
[5]柯云斌,俞靜.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現狀淺析[J].中國西部科技.2009.(5):74~75.
作者單位:①廣西百色學院經濟與旅游管理系;②廣西百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