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育中教學的主要方法有:析理疏導法、典型榜樣法、競賽評比法、表揚批評法。實施“育人”的主要途徑有:建立與執行課堂常規;緊密結合教材特點;組織教法得當。
關鍵詞:體育教育 教學 方法 途徑 體育教師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體育教育中的教書人,意義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師通過體育教學手段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勞動者和專門合格人才。
一、體育教育中“教學”的方法
體育教育中教書育人的方法多樣,應根據體育的特點,把握體育教學規律,寓育人于教學之中,使對學生進行的道德教育、情操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真正深入人心,收到實效。
1.析理疏導法
析理疏導法是根據所進行的思想品德教育的需要,進行情感交流,采用講解、報告、個別談心和座談討論等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或正誤、得失、利害對比,或總結經驗教訓,或各抒己見,啟發疏導,使學生受到感化教育的方法。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識和鑒別力,能疏通學生思想情感上的某些障礙,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中學生喜愛體育活動,在體育課上,不能只強調增強體質,而忽視思想品德教育。如:隊列教學能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誠實、勇敢的品質;投擲教學能強化課堂的組織紀律,游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誠實、勇敢的品質;支撐跳躍可以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等等。
2.典型榜樣法
典型榜樣法是指以英雄事跡、模范行為、先進事例來對學生進行鼓勵、教育的方法。它能使學生學有榜樣、有目標,易于知、情、意、行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好學上進的愿望和行為,在不斷鼓舞中堅持下去,從而培養學生勇敢頑強、不畏困難的精神。然后以歷史上許多英雄人物的事跡來激發學生為祖國而鍛煉的愛國熱忱。在體操課教學中,單、雙杠、跳馬等一些動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存在著畏懼的心理。教師通過講解、示范和保護幫助,使學生消除畏懼的心理,鼓勵學生戰勝困難完成技術動作。同時挑選動作技術掌握快的學生做榜樣。由于學生間年齡和能力相仿,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趕的氣氛,從而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勇于進取的精神。
3.競賽評比法
競賽評比法是指通過競賽、檢查、評定和比較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思想行為等方面的表現,以此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方法。中學生朝氣蓬勃,要求進步,好勝心強,在體育教學中,形成力爭上游,個個當先進的好風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4.表揚與批評
表揚與批評是指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加以肯定否定,用以鞏固和發揚好的思想行為,抑制和改正不良思想行為的教育方法。通過表揚或批評,使學生分清是非、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并產生一定的榮譽感或羞恥感,從而激發他們更好地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在達標教學時,對各項運動指標完成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達標意義認識不夠明確,做動作不認真甚至逃避達標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明確達標意義。
二、體育教育中“教學”的基本途徑
1.建立和執行課堂常規
體育課教學常規是指保證課堂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在教學過程中規定的應當遵守的基本要求。實施教學常規不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防止運動損傷,而且對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守紀律、講文明、講道德、懂禮貌等優良品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加強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項措施,如果忽視課堂常規的建立和嚴格執行,不僅有礙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還會使學生養成不良的習慣和風氣。
2.緊密結合教材特點
各種體育教材都有其一定的特點,教師應了解并結合教材的特點進行教育,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和鍛煉身體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如教授體育目的、任務;體育在為實現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和方法等內容時,可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以及獻身現代化建設思想等的教育。
游戲教材具有一定的主題思想,結合游戲特點可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維護集體榮譽,愛護公共財產,自覺遵守紀律以及頑強,果斷,機智,誠實,勇于進取等良好思想品質和作風。
3.組織教法得當
嚴密、適當的教法,可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和集體主義精神。教法得當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術的掌握,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辯證的思想觀點,以及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進取的精神。如:課的開始部分和結束部分,可結合隊列整齊,遵守紀律,不計較場地器材的優劣相互體諒的品質教育;在糾正錯誤動作時,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相應的教育。
三、體育教育中“教學”的注意事項
1.要與啟發誘導、耐心疏導相結合
體育教育中的嚴格要求,主要是對學生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態度和行動,組織紀律和品德作風等方面的要求,一絲不茍,但又嚴得合理,嚴得可行,不應要求過高,操之過急。既要從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出發,又要考慮到學生努力可以達到,當學生對達到要求感到畏難或有不良行為時,應給予啟發疏導,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學生的認識,同時指出原因,要求改正,靠學生的內因起作用,促使其努力自學達到要求。
2.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體育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工作的實事求是。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興趣愛好、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等的差異,以及出現問題的性質,危害和主客觀因素等等。因此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又如:有的學生基礎較好,學習順利,進步快,易有自滿情緒;對這類學生既要鼓勵,又要防止驕傲。對另一類遇到困難和失敗易情緒低落,喪失信心的學生,則應多肯定進步,少提缺點。
3.教師要以身作
教師的言行儀表,工作態度,文化修養,道德面貌,意志作風等,對學生都有深刻的影響。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嚴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
總之,體育教育中的教書育人,除運用上述各種教法外,還運用其他一些教法,如:演繹法、歸納法、發現法,以及等程序教學法等。隨著體育教學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體育教學中的教書育人還將總結出越來越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既要不斷學習,也應努力創新,使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金洪科等.《體育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沈陽體育學報.1996.
[2]邵錫山等.《對學校體育教育內容改革的探討》.山西體育科技.
作者單位:江西省大余縣大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