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樹立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理念,體育教師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肯定學生的奇思妙想和獨特想法,并善于捕捉,因勢利導,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氣息和情趣,使課堂更精彩。
關鍵詞:體育 課堂 奇思妙想 精彩
課程改革樹立了“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理念,將學生充分的、有個性化的發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多樣性、個性化的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體育課堂是動態生成的課堂,充滿著不確定性和獨創性。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需要、動機、興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下,當思維活動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思維。在這種思維的積極作用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腦皮層高度興奮,學習自信心十足,感受力、記憶力增強,創新思維活躍,教和學達到和諧的高效狀態。學齡兒童的求新、好奇意識濃厚,他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同時還具有異想天開的特性,喜歡奇思妙想,甚至提出一些不著邊際的奇怪想法。課堂中偶現的獨特見解、奇思妙想,是學生靈動的思維火花,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忽視這些,一定程度上,這種靈感就是創新思維的萌芽,老師機智地抓住有利時機、肯定學生的不同見解與奇思妙想,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能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敢奇思妙想
美國教育家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當師生情感和諧互動,課堂氛圍安全、寬松、愉悅時,學生的興趣才會萌發,思維才會敏捷,從而敢于質疑、敢于創造、敢于暢所欲言。首先,教師應轉變角色,從課堂的控制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參與者、引導者。其次,教師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從師道尊嚴的權威形象中變為學生值得信賴的朋友。只有這樣,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才會流露出智慧的真實想法,例如障礙跑教學中,對于所擺放的若干個障礙物,如何擺放跑得最快,如何擺放跑的難度最大。當學生經過思考和嘗試后,他們會有新穎奇妙的想法,教師應善于發現,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并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在老師的鼓勵下,這些同學能更積極地去思考、去探索,并且又有了更新穎的想法,這些奇思妙想真正體現了學生具有的創新意識,在創新意識的驅動下,學生的創新思維會進一步得到發展。
二、以“活動”為載體,使學生樂于奇思妙想
1.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思考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技能的關系,還要注重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注重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科學探索實踐中,在實踐中學習,親歷運用知識、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情感,激發科學探究的欲望。為此,教師應根據教材的內在屬性,充分挖掘體育課程的潛在資源,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性、感興趣的問題,在課前、課中、課后等不同時機呈獻給學生,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提出,激勵學生探索問題的真諦。
2.給學生一個平臺,讓他們自己去體驗
傳統的體育教學,往往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這種生硬和缺乏民主的教學極大地限制了學生能夠奇思妙想的機會和空間。體育課程改革給體育教學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間,老師在傳授新內容時,應多給學生一些機會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驗,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表現,讓更多的學生享受探索的成功。
三、授人以漁,使學生會奇思妙想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幫助學生尋找奇思妙想,就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教會學生積極思考的表現。(1)引導學生跟你去找動作共同點;(2)引導學生去尋找一個動作中的差異點;(3)引導學生尋找幾個學生同一動作或幾個學生不同動作中的交叉點;(4)引導學生去尋找重點,動作的重點在哪里,突破重點的方法在哪里?(5)引導學生去找難點,學習目標是什么,結構內容如何,怎樣可以做到跑得快、跳得高、擲得遠。當學生有了探究問題的心理趨向時,老師就應該把握時機,鼓勵學生去探究,這樣不僅學生的大膽質疑得到了鼓勵,又能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時又有利于他們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激發興趣,喚醒學生奇思妙想的欲望
以往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多以課前設計好的教學過程,讓學生機械地跟著學,學生在練習中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無需動腦思考,更無創造性地學習。好奇原本是兒童的天性,學生因好奇而生疑,常常會提出一些貌似有違常規、有悖常理甚至是荒誕離奇的問題。始料未及的教師往往不能有效機智地解決學生的疑難,對學生的“突發奇問”或置之不理,或間接打斷,甚至于直接批評。學生長期沒有了自主參與的機會,自主學習的熱情越來越不足,能力也越來越差,更談不上形成自主的習慣了,反而習慣于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創造性學習的潛能就這樣被無情地扼殺了。
傳統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思維,束縛了學生手腳,制約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當前新課改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奇思妙想的欲望,最有效的途徑是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創編的徒手(下轉第173頁)(上接第172頁)操、健美操、器械操、小游戲,盡管創編的動作有些地方不符合運動規律,但他們參與了,而且積極主動地動腦、動手、動口、動體親身實踐了。這種學習方式要遠比教師灌輸式地強加給學生要好得多。
總之,體育教學中,面對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和獨特想法,我們不能拘泥于預設的教學設計不放,必須獨具慧眼,善于捕捉、因勢利導,只有這樣,教和學才能充滿智慧和激情,課堂才能充滿生命的氣息和情趣,學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車文博.《體育運動心理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0.
[2]徐家杰.《運動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
[3]姜軍.帶著學生走向知識[J].中國學校體育.2008(5).
作者單位:江蘇沛縣龍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