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語課堂導入的重要性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一。好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一個好的開頭是師生間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橋梁,它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開頭。
二、英語課堂導入的原則
1.課堂導入要有激趣性
課堂導入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導入要適時
課堂導入,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3~5分鐘為宜。若導入時間延長過多,就會使導入顯得冗長,從而影響整節課的進程。
3.“導”無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這需要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具體特點,進行具體分析。如較沉穩班級和較活躍班級的導入設計應有所不同。對于同一個班級來講,課堂導入的方法也要經常變換,這樣才有利于保持學生的新鮮感。
4.課堂導入要有系統性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教學過程的結構也是一個系統。導入、呈現、理解、鞏固和結尾,五者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視課堂導入,而忽視其他環節,那么,再精彩的課堂導入也不能達到預想的結果。
5.課堂導入一定要具有實用性
從內容來看,一定要與本堂課有著緊密的關系,而且應該盡可能多的和本堂課的重難點有關系。比如可以考慮到能否把本堂課的重點詞匯、句型、語法等帶進去。
三、英語課堂導入的一般方法
1.溫故而知新導入法
如:在教授過去進行時態時,我首先設計現在進行時的句子進行復習,提問并板書:
T:What are you doing now?
S: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lesson.
然后自然引出過去進行時態: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這時只需要讓學生理解be動詞和時間的區別,就可以輕松地學習過去進行時態了。這樣既復習了現在進行時,又導入了過去進行時,同時還對兩種事態做了比較,起到了一箭雙雕的作用。
2.游戲導入法
比如:我在上新世紀英語八年級Unit Two Lesson Two Eating Out這課的第二課時時,在開頭我采用了一個Brain storm的游戲,讓學生進行小組比賽,看哪組寫的東西多,這樣既復習了前一課時所學的菜肴,又為接下來課文的教學做了鋪墊。在游戲中,學生們絞盡腦汁想各種食物的英語名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直觀導入法
鮮明生動的形象,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導入新課時將事物、情境用靈活的形式直觀地體現出來,可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形成感性的、形象具體的認識。例如我在上新世紀英語八年級Unit Three Lesson Three Wonders of the World時,由于學生大多對世界古代七大奇跡不是很熟悉,我在課的開始就放一段關于古代七大奇跡的視頻,這樣通過播放視頻將七大奇跡的場景直觀的展示在學生們面前,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便他們可以從文章中學會如何用英語來描述七大奇跡,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4.音樂導入法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上師大三附中瞿海瑛老師的“A Removal Day”這課的引入。瞿老師采取了現在學生都非常喜歡的Rap風格關于家具名稱的英語歌曲,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學生一聽到這個音樂就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跟著學。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對接下來新知識的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這首Rap歌曲不是簡單的英語歌曲,瞿老師把這節課中要鞏固和新授的家具的名稱全部包含進去,使學生在唱歌的同時學會和鞏固了單詞。因為學生對Rap的歌曲有興趣,他們就愿意去學,愿意跟唱,這樣就在跟唱中學會了單詞。學生也就不會覺得學單詞是枯燥的任務了,同時他們對英語這門課也有了興趣。
5.聯系時事導入法
現行教材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所選內容都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所以要找到教材和現實社會的結合點是很容易的。例如:在教學Exhibitions and Muweums這課時可以和世博會聯系起來。由于世博會要在上海舉行,學生們對世博會都很熟悉,利用時事導入新課,不僅使學生感到親切,而且,把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避免了紙上談兵,賦予書本以時代感,有利于激發學生改造社會、完善社會的熱情。
此外,英語課的導入還有很多,如情感激發導入法、自由討論導入法、背景知識導入法等等。但我認為不管用何種方式導入都可以使學生自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形成對新的學習內容的“興奮中心”,把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學習任務中,為完成好新的學習任務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也更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益。因此我們在上課時一定注重課的導入,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效益得以提高。
作者單位:上海市華師大寶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