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新課改的精神為指導,針對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分別針對課堂教學目標、課堂教學氛圍、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教學策略等主要環節提出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 中學政治 課堂教學 優化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中學政治課堂教學如何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進一步優化來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中學政治教師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課堂教學目標的明確性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針對教學與發展問題提出了“最近發展區”的概念,認為教學活動至少要確定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發展水平,二是即將達到(或可能會達到)的水平,“最近發展區”就是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由于“最近發展區”的存在,這就促使教學應當“走在發展的前面”。由于學生在接受教學過程中是“獨特的人”和“發展的人”,學生們在興趣愛好、身體條件、思維習慣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獨特性意味著差異性的存在,從而每個學生特有的“最近發展區”和“層次需要”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各不相同,有效的中學政治課堂教學要把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作為首要前提,在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上要具體化、層次化,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制訂出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教學目標,這一思想很類似我國傳統教學中“跳一跳、摘果子”的優秀教學經驗。學生在明確了適合自己的具體的、層次化的教學目標之后,能夠避免陷入學習的盲目性,更好地集中注意力開展切實有效的學習活動,如此一來,中學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益也能得到提高。
二、教學氛圍的民主性
中學政治新課改的根本理念之一在于體現“以人為本”,盡管政治新課改強調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對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的弱化。例如,新教材的使用對老師的要求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應理解為更加提高。本文認為,對于政治課堂教學而言,由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潛能要靠教師去開發,這就意味著只要是教學活動相關,教師的主導作用就不能被弱化。一方面,政治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揚“群眾路線”,相信和依靠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明確政治課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貼近實際的典型的教學資源,并設計和開展各種活動,做好課堂組織動員工作,有效組織學生進行深度合作和探究。
教育學家杜威有一個關于“劃船”的經典比喻,認為“教師是一個引導者,他撐著船,學生用力把船劃向前。”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有效學習過程之中,教師應該為政治課堂教學活動創設出一個平等、民主、合作學習氛圍,引導和鼓勵學生探究和發現問題,并針對問題與學生共同開展自由、民主的交流和探討,使學生能夠在深刻融入相關問題情境之中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探究活動,從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斷激發出思維火花。
三、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對學生而言,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能否在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課程標準》指出“教材要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從學生興趣、需要和能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經驗……”政治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淡化政治課堂教學課程功利化、競技化等短期目標,以政治教材為基礎,但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而是要緊密結合實際情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對教材中內容進行揚棄、精選和整合,在充分考慮學生已有運動知識和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對教材的“再度開發”,使原本枯燥的政治課程內容變得靈活生動,從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政治學原理。
四、教學策略的多樣性
其一,教學內容要改變以往預設和封閉的舊模式,而是應該體現出生成的、開放的新特征;其二,教師要在積極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基礎上,不斷擴大和深化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時事洞察和分析能力,同時拓展自身的人文精神,從而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發現式、探究式等多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其三,學生要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有效進行個性化、研究式的學習,并心懷團隊理念,積極和教師以及其他同學針對政治學理論和熱點時事問題充分展開探討,在互動的情境下不斷發揮自身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設置政治探究小組成員的職責是教師需要精心設計的關鍵環節。首先,在合理分組方面,要在尊重學生自愿的前提下進行探究小組成員的搭配,具體而言,要根據學生相應的知識水平、問題分析能力、人際關系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定。其次,對于小組內部的職責設置,一般而言,小組內設一名組長、一名協調員和一名記錄員。小組長的性格特質是組織能力強、具有一定的領導氣質、政治理論知識和時事分析能力相對較好,在關鍵時刻能夠體現出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態度。協調員的性格特質是人際關系好、能夠平衡小組內部出現的各種矛盾和紛爭,并能夠針對“寂靜期”適時鼓舞小組成員的士氣,促使大家紛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記錄員的性格特質是能夠尊重小組成員的意見,并能夠忠實地記錄小組內每個成員的不同意見,把各種意見和結論中的重要部分有序地進行整理和歸納,用文字表達出整個小組的邏輯性思維。通過上述方法合理形成政治學習小組后,教師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時提出理論和時事熱點問題,通過學習小組展開熱烈探討,從而能夠讓學生懷著學習的興趣不斷提高中學政治的理論水平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建平.聚焦新課程[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于云榮,宋振全.中學政治課教學策略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7.6.
[3]周琴.淺談新課程下中學政治課的教與學[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8.
作者單位:湖北省鐘祥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