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成性評價作為一種比較符合英語學科性質和規律的評價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本文在介紹形成性評價含義和特點基礎上,結合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實需要,對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一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 高中英語 評價主體
一、問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這種評價方式把考試作為衡量學生英語能力的唯一標準,將筆試作為考查學生素質的唯一手段,忽視了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評價方式難以適應高中英語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無法實現高中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強調,“高中英語課程要建立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評價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診斷和促進作用。要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教學中,應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激勵作用。”
二、形成性評價的含義及特點
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能力發展所進行的過程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通過觀察、考查、測驗、活動記錄、問卷調查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過程和合作精神等進行持續評價。它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社會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不僅評價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合作精神等。其目的是確定學習任務被掌握的程度和未掌握的部分,不是為學習者分等或鑒定,而是幫助學生或教師把注意力集中在為進一步提高所必需的學習上。
與我國傳統的終結性評價相比較而言,形成性評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一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終結性評價模式下,教師幾乎是作為唯一的評價主體,但是形成性評價是改變單一由教師評價的現狀,加強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家長評等交互活動;二是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豐富評價與考試的方法;三是評價內容的多樣化,終結性評價主要以學生在各類考試中所取得的分數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
三、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中的運用策略分析
1.充分調動多方面的評價主體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評價實踐中,教師幾乎是唯一的評價主體,導致了在對學生評價中缺乏一定的客觀性。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為了提高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充分調動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家長評價等多方面的評價主體,實現形成性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2.注重形成性評價內容的科學性
改變單一的紙筆測驗和過分強調終結性測試的偏向,加強對形成性評價、非測試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等形式的探索,改進量化和等級方法,重視質性評價,在改革紙筆測驗的同時探索評價方式、手段、工具的多樣化與形成性評價內容的科學性。
(1)形成性評價形式和內容應當是一致的,以前評價內容側重單一的知識與技能,因而出現將紙筆測驗作為唯一或主要評價手段的現象。隨著評價內容的多維化,必然要研究與之相適應的評價形式。同時,從甄別和選拔向發展性目標轉變,也要求突出評價的形成性和過程性。
(2)在學業性評價中應重視對紙筆測驗進行改革,并輔以其他方法,充分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以促進教學改革。
3.加強形成性評價結果的有效運用
形成性評價最終的目標不是為了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一定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反饋出來,從而針對形成性評價結果采取措施幫助學生實現高中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新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指出:教師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要根據評價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育方法,要注重評價的實際效果。
形成性評價作為一種有效的評價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既是今后高中英語教學評價改革的一種重要方向和趨勢,同時形成性評價也是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內容。需要注意的是,結合當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所處的階段,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評價中的運用需要重點處理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關系,應該將這兩種評價模式有效結合起來,才能對高中學生英語學習實現客觀積極的評價,并以此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晶.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7(2).
[2]方麗敏.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
[3]黃海清.形成性評價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探討與實踐[J].廣東教育.2009(1).
作者單位:重慶巴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