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文首先分析了藝術特長生的數學基礎現狀與學習能力,隨后從三個方面提出如何在高中藝術班開展數學教學,即有效降低數學教學難度;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運用數學的藝術美進行教學。
關鍵詞:高中 藝術特長生 數學教學
高中藝術特長生的文化課時間相對較少,且大部分同學的數學基礎薄弱,接受能力差。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及數學學科特點,采用有效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成績。
一、藝術特長生的數學基礎及學習能力的淺析
近年來,藝術類考生的數學成績也被計入了高考總分,而且藝術生錄取時文化課成績不再僅僅是“參考”,這使得藝術生這一群體的數學教育受到了重視。但是,由于高校招生時對藝術類考生的錄取線照顧,又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想付出時間但又不愿意過多,以免影響專業課;想付出時間但又能力不夠,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想付出時間但又要經常停課參加藝術類的統考及各學校的??迹匀〉酶嗟暮细褡C。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遇到“有力使不出”的尷尬。而且藝術類考生以“藝術”為目標,往往比較忽略文化課的學習,這使得他們不僅數學基礎差,接受能力不強,而且在思想上也容易懈怠。
二、高中藝術特長生的數學教學方法
1.有效降低數學教學難度
在新課的教授中,首先需要以課本文本為主,不進行拓展和延伸,同時課本中的一些難的例題或題目都忽略而過,這樣主動將數學課本變“薄”的方法有利于消除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其次,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藝術類學生的數學課,對他們而言似乎不是主要科目,而且時間有限,教師需要進行詳細的規劃。
在復習課的安排中,也要適當的減負。高考前的復習必須回歸課本:高考可謂“萬變不離其宗”,對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通性通法的考查一直受到命題者的青睞,故考前要穩定下來,對課本的回歸則為重中之重。對藝術特長生來說第一輪復習應以復習課本例題、習題為主。再有,以高考160分的試卷為例,藝術特長生只需要沖刺其中的120分,以14+3(14個填空題+3個解答題)為總題量,有效的降低難度,幫助考生保持做題的手感,提高120分的得分率與解題速度。
2.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數學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即識記、領會、簡單應用、簡單綜合應用等。藝術特長生的特點就在于他們的數學成績本身也有好壞之分,如果目標設置過低,可能出現“有人吃不飽”的現象。因此,教師有必要在降低教學難度后,對任何教學目標都進行一定的分層,且最底層是所有同學必須掌握的,高層次的則由同學自行把握。以蘇教版高中數學的《不等式》為例,將在20分鐘的作業里面,分別設置以下三個層次的題目:
第三層:已知不等式kx2+5x-6k>0,對于任何x都成立,求k的取值范圍。以上三個層次的題目,以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識為基礎,但難度逐漸加大。學生在做題時,如果能快速解出第一層次的題目,那么可以利用剩余時間依次求解第二、第三層次的問題。這種方法讓學生可以對自己的數學能力做一個評估,但也不至于因為不能解答層次高的問題而打擊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運用數學的藝術美進行教學
藝術特長生(特別是美術特長生),他們的思維應該比較活躍,想象力較為豐富。而高中數學的很多知識則蘊含了藝術之美,特別是對稱美。教師要讓學生用好奇心發現數學的美,用真心感覺數學的美,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美的價值,才能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并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如在第二章“函數模型及其應用”中,可以以橢圓方程為例子。但是,在講授“橢圓的定義及其標準方程”時,如果僅僅以“到兩定點之和為固定的點的軌跡”很難讓學生真正明白其含義。此時需要運用畫圖的方式,將畫圖看成是一種藝術手法:用一條固定長度的繩子,兩邊固定在F1和F2點,兩點的中點為原點O,繩子的長度長于F1F2,用鉛筆
繞在繩子上(點M),然后將繩兩邊拉直,順勢移動鉛筆,并一直保證繩子是繃直狀態的(如圖)。由圖形學生可以深刻的理會到橢圓的定義:P={M||MF1|+|MF2|=2a,2a>2c},其中c為焦距。
在實際教學中,雙曲線、拋物線等高中數學的難點都充滿對稱美。另外,在第三章“立體幾何初步”中,因為涉及到棱柱、棱錐、棱臺、圓柱、圓錐、圓臺、球、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等美術中經常碰見的素材,教師可根據學生美術課的內容,加以充分利用。實踐也證明,在我班進行數學美的滲透,美術生的素描作品水平和數學能力都有較為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席志濤.藝術類特長生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初探[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7.5.
[2]閏保存.在高考改革的形式下高中藝術生數學教學初探[M].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8.2.
[3]孫亦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R].浙江省常山縣紫港中學報告.2008.10.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