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創新精神。往大處說,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為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然而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拿課時緊張、資源缺乏等各種原因做借口,僅僅把探究性學習過程講述給學生而已,學生并沒有真正動手去體驗。
《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是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能夠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學會做調查記錄;能夠描述身邊的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并且關注周圍生物的生存狀況。學習重點是: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調查方案、說出調查的一般方法和會做調查記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工合作能力。自從2004年工作以來這節內容我上過四次,每次遇到我總會感覺到很棘手。課堂40分鐘肯定完不成的,布置學生回家完成,一部分不自覺的學生壓根不去做。如何發揚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勤于動手、樂于探究呢?這是我每次探究課后都在思考的問題。
還清楚地記得2004年9月剛參加工作的我第一次講這節課時的情形,當時學校剛剛建好投入使用,校園內還沒有搞綠化。課本上的調查內容是:調查校園(或社區)里的生物。課堂上幾個反應靈敏的學生說:“詹老師,咱們校園內不用調查了,一共只有三種生物。”聽完后全班同學哈哈大笑,都說:“就是的,人、蒼蠅(據說學校所在地曾經是屠宰場,所以蒼蠅特別多)和小麥(新建的校園,馬上進入秋天,所以就在圓廊內幾塊小草坪中種植了小麥,長勢良好)!”學生們回答得很正確,我也沒打算讓大家在此調查,在講完如何調查和調查的注意事項后,我要求學生周末回家去調查。周一學生們交的作業引起了我的反思,絕大多數學生的探究報告冊的表格中都簡單地填寫著“蚊子、蒼蠅、草、樹、花、貓、狗、人……”
這樣的報告單不調查也可以完成的,這不能怪學生,問題出在我身上。
2005年9月我沒有跟著上初二,又帶了新一批的初一。這時校園內的植物種類豐富,有些植物我都沒有見過呢!我找到了總務處的王主任,向他要了一張校園綠化施工圖,在這張圖上清楚地標注著每個地方種植的不同植物的名稱,同時我又在網上查找了這些植物的特征和生活習性。課前我對這些植物做到了心中有數,上課時我帶領學生們排隊安靜有序地走出教室,來到學校圓廊內上課。學生們別提有多開心了,認識了榆葉梅、萬壽菊、矮牽牛、金葉蕕、地被菊、珍珠梅……了解了他們的特征和習性,甚至在課余時間還會聽到他們自豪地給老師和其他年級的同學顯擺呢!呵呵,不管怎樣,算是比第一次有進步了,至少學生們有所收獲。但存在問題是學生沒有參與設計調查方案,更沒有分工合作去調查。
2007年9月是我帶第三批初一,有了前兩次的經驗教訓,考慮到要讓學生們自己設計調查路線,培養學生們分組合作的精神,真正完成這次調查活動。我把調查的地點選在了花鳥魚市,因為學生可以通過詢問店主了解花鳥魚市的各種生物的名稱,然后對于店主也不了解的問題,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到。在課堂上學習了如何做調查以及如何分類后,我就讓學生自由結合成立小組,選出小組的組長、記錄員,利用周末時間完成調查報告。學生們交上來的調查報告令我非常滿意,講評完作業后學生們談到了他們在花鳥魚市的遭遇,因為全年級的學生都集中在兩天時間去做調查,基本不買東西,都是問這問那的,很多店主都感覺不耐煩。不管怎么樣我看到學生們收獲了參與調查的樂趣。
今年是我教第四批初一,加之新初一本學期實施“生本課堂”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我在上次的基礎上又做了改進。課堂前10分鐘,學生通過預習梳理課本,輕松搞定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并且完成了作業。然后我告訴學生調查的地點、調查范圍以及調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尤其強調了安全問題和禮貌問題。我告訴他們調查對象是花卉、鳥、魚以及寵物狗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有條件的同學可以拿相機拍照片、或攝像,調查完之后制作成幻燈片,我們會安排在階梯教室做一次展示活動。學生們聽說要去花鳥魚市調查,教師里頓時熱鬧了,大部分同學都對寵物狗特別感興趣。然后我給學生時間,讓他們自由分組,選組長、記錄員,確定調查的具體時間和路線。
一周后的調查報告證明了學生們的收獲:有個別同學不僅填滿了報告冊上的表格,還另附一張自制表格,調查種類多達40余種,遠遠超過了要求的數量;有的學生家里沒相機,但把調查的不同植物的形態畫在紙上,雖然不很逼真,但特征基本能體現出來;有的學生把照片及生物的簡介打印出來;還有的學生制作了精美的幻燈片。
十一長假后,分校組織部分教師做評委,在階梯教室開展了展示活動。上臺展示的9組學生用幻燈片配上解說詞,讓在場的師生們個個贊嘆不已,展示會場上掌聲陣陣。
譚凇元同學說:“是誰將我們這碩大無比、生機盎然的星球托付給了我們,是兩億敏捷兇猛的恐龍,還是38億年前漂浮在海洋里的第一個生命細胞,如今地球上充滿了生命,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吧!……雖然在宇宙中看地球,它是多么美麗,可是科學家預測地球將在500萬年后進入冰河時期,1億年后將變成大溫室,2億年后只有一塊陸地和浩瀚遼闊的海洋。讓時光停止吧!直到永遠、永遠、永遠……”
柳夏同學的感悟是:“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對生物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調查活動也有了新的了解。在調查中與生物親密接觸后不但對它們記憶深刻,還增強我們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雖然(下轉第48頁)(上接第47頁)在調查中會有一些小的挫折,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并努力,一定能得出最好的結果。調查活動并不枯燥乏味,只要我們用樂觀的心態去參與,一定能收到最大的樂趣。”
李紫煙同學的收獲是:“通過這次生物調查的活動,我有很深的感觸,特別是我這次觀察了很多動植物,大部分都是以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我有很大的收獲,我覺得這次生物調查很有趣,我非常喜歡參加很多活動,也使我的知識更豐富。”
本次活動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和鼓勵獎,其實在我的內心里他們都是最棒的,我為學生們的精彩表現感動著。
通過四次不斷改進的教學方式,我體會到教師的反思不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思考,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方向,決定著學生能夠從課堂上學習到一切知識和非知識的東西。正因為這種決定性,所以,它才真正體現出新課程所要求的關注終身發展的目標。
作者單位:新疆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