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已跨入新千年,新的世紀將是一個高科技迅速發展、知識經濟蓬勃興起的世紀。而嘗試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堅持以幼兒的嘗試為核心,為幼兒提供了獨立思考、大膽嘗試、勇于探索的縱橫馳騁的天地。可以說,嘗試教學從指導思想、操作模式和評價體系等方面,都保證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從而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那么,嘗試教學如何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開展呢?
一、在美術活動中開展嘗試教學
美術活動是在幼兒各種生活、游戲、學習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色彩、線條、形象等二維或三維的藝術操作活動,是最能有效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途徑之一。
1.引起幼兒的興趣
興趣和好奇是緊密聯系的,好奇心常常是引起興趣的先導,幼兒對新鮮的、有意思的事物常常是由于好奇而引起興趣,激發創造性活動的熱情。
2.提供多種選擇
幼兒的創造性是其主動探索的內在動力,但也需要教師從外部進行引導。有多種選擇性的活動最容易誘發出創造性。例如畫《車》,車的形狀是各式各樣的,在繪畫前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車的形狀;在繪畫時,給予幼兒想象空間,在材料的提供上有多種多樣,有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等,幼兒自由選擇表現的材料。有的幼兒先用油畫棒繪畫出車,再添上車周圍景物,最后涂上水粉顏料。讓幼兒自己給予自己提供多種選擇的機會,誘發幼兒的創造性,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重視學習過程
傳統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以幼兒注重臨摹訓練,以畫得像不像作為繪畫的評價標準,教學內容也按教師的意圖基本固定,總體上說是一種比較封閉的技法訓練,幼兒園繪畫教學中的這種封閉性是對幼兒創造性的致命傷害。而在教學中發現,幼兒繪畫結果不重要,關鍵是繪畫的過程。畫的像不像并不重要,關鍵是幼兒的創造性是否得到有效的發揮。
4.多自由,少干預
從心理學上分析,學習是個體對情景的反應,而且是積極主動的反應,真正的學習是一種自發的行為。由于幼兒思維結構屬于直覺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造型活動主要依靠直觀知覺和實踐體驗。
二、在音樂活動中開展嘗試教學
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它有別于其他教育活動,需要幼兒掌握一定的技藝和技能。同時,它又是多姿多彩的,例如有唱歌、欣賞、韻律、音樂游戲、節奏等。
唱歌活動中的嘗試創造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為熟悉的歌曲創編歌詞;二是創造豐富的演唱形式。例如在學習歌曲《大雨和小雨》時,啟發幼兒通過控制演唱力度、改變演唱人數等方法來表現歌曲的強弱對比,提高音樂感受能力。
欣賞活動的嘗試創造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傾聽聲音并予以表達;二是傾聽音樂的力度、速度與音區的變化;三是傾聽音樂情緒、性質的變化。引導幼兒傾聽雄壯有力、柔和優美和歡快活潑的樂曲,識別或表現熊走、兔跳、鳥飛等內容的樂曲。讓幼兒自由地用身體動作反映音樂節奏的強與弱、快與慢,或提供主題音樂鼓勵幼兒進行動作嘗試創造,提倡同伴間的合作。
三、在科學活動中開展嘗試教學
在幼兒進行科學活動時,我們要盡量避免過多地限制和干預,應給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必要時可進行適度的引導,啟發幼兒作進一步嘗試探索。例如:在玩磁鐵游戲時,孩子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兩塊磁鐵有時吸在一起,有時互相排斥。在這種情況下給幼兒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究結果,這樣激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他們紛紛動手嘗試操作。當孩子們發現所有的磁鐵都有這種特性時,有的孩子利用這一特點將糖紙做成小人兒,粘在一塊圓磁鐵上,然后用一塊相同的圓磁鐵“推”它,結果小人兒就旋轉起來。同伴們紛紛效仿,體驗到了自己解決問題、制作玩具的快樂。
四、在語言活動中開展嘗試教學
語言作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紐帶,是人們交往的重要手段,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文學作品嘗試創編活動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文學作品嘗試創編活動是在學習文學作品的基礎上,結合個人經驗,運用聯想和想象,創編出詩歌、散文或故事的活動。在嘗試創編活動中,要求幼兒把諸多要素按一定聯系組合成一個新整體,把事物的某個元素加以更換,從而產生一種嶄新的認識和新穎的創造。因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和組織創編活動,開闊幼兒的思路,幫助他們沖破習慣性的思維方式,產生靈活變通的思維活動并獲得新的成果,使嘗試創編活動成為培育幼兒創新能力的沃土。
五、在體育活動中開展嘗試教學
體育活動中進行嘗試教學,是指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先進行自學、自練,然后再由教師講解動作要領,組織練習。教師不要把現成的答案告訴幼兒,而讓幼兒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解決問題。它的顯著益處就在于幼兒能在學習的開始階段,不受標準動作要領的束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興趣,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去掌握有效的練習方法。例如,在學習投籃時,教師預先不給正確的技術概念,而是對幼兒提出一個學習目標:投得準確。幼兒在自練中,為了獲得成功,為了表現自己,為了獲得同學和老師的贊賞,會充分動員其思維,盡快去發現能使自己投得準確的方法。通過嘗試教學,可以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挖掘幼兒的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廣州市番禺區市橋育紅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