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聽過沈茂德報告的人的都說,他是一個教育的理想主義者,他的心中永遠都有做不完的教育夢。走進江蘇省天一中學,你又會發現,他是一個教育的現實主義者,每天他都在和同事們一起努力,將一個又一個的夢想變成現實。
他夢想讓校園成為孩子們可以放聲歌唱的樂園。于是,他積極實踐讓每一個“天一”孩子的個性與特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讓每一個“天一”孩子在校園里享受成功的喜悅。
他夢想校園成為“生態公園、文化圣園、溫馨家園、數字校園”。于是,他著力“更美”、“更好”、“更趣”,提升生態公園的美景。當很多學校熱衷于請文化設計公司裝扮景點時,他卻埋下頭來,著力于校園的“綠”和“水”,精心打造他的“江南植物園”。今天,當你走進天一中學450畝土地的校園,會看到這里有“牡丹園”、“杜鵑園”、“銀杏園”、“櫻花園”以及成片的果園等等,四季綠意盎然,林中鳥兒飛鳴,天一湖畔魚兒、野鴨盡情戲水……徜徉于美麗的校園,真是心曠神怡。
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座金礦”。于是,他倡導“熱騰騰”的教育行為,他鼓勵學生個性發展。他更提醒教育工作者應該耐心地去幫助、積極地去鼓勵、適時地去引導學生們積極成長。在天一中學。校園的空氣中彌漫著個性發展與卓越發展的文化氣息,師生因為自信,因為心中有夢。因而滿懷激情地生活、學習。學校的教學質量進入了穩定、高位的境界。
他倡導“教育是農業”。鼓勵學生張揚個性與發展特長。他和同事們苦苦追尋“適合孩子的教育”。天一中學幾任校長執著實踐“創新型拔尖人才的早期培養”的研究:學校的超常教育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他也成為中國人才學會超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走入新課程實踐,學校的20多個學生社團、40多門選修課、研究性學習以及教育國際化等正在蓬勃推進。他努力為學生的多元成才提供各種平臺。在他看來,孩子的前途在明天,他倡導用望遠鏡去看孩子們的潛力。
他倡導課程改革的核心在課堂教學,引導全校師生“聚焦課堂”。天一中學“注重情感、注重學法、注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的課堂教學特色歷經十年磨煉,己逐漸形成了風格。在他看來,“課堂,是永無止境的田野”。他引導教師們關注“有效教學”、關注“課堂生成性”、關注“課堂生命力”。他說:“倘如一個人有‘精、神、氣’的話,則課堂內同樣也應該有‘精、神、氣’。”他狠抓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品位,使得天一中學的教學質量一直處于高位水平,孩子們也在實現夢想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他喜歡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話:“人,充滿勞績,但仍詩意地棲居在這片大地上。”在他看來,幸福就在工作過程中。他熱愛學校,把工作視作生活,他全身心地融入到學校教學與管理中去。在他的倡導與推進下,“敬業奉獻、崇尚科學、追求卓越”的“天一精神”成為無錫頗有影響的教育精神。星期天、節假日,學習與研究成為他的基本生活方式,他的辦公室很晚才熄的燈光常常感動著師生。幾十年的教育生涯,十多年的校長經歷,他始終內心寧靜。他廣泛讀書,孜孜不倦堅持寫著自己的教育隨筆。《播種者的期盼與困惑》、《窗內窗外》、《圓普通人的天才夢》等專著先后面世,一百余篇教育論文發表于各類刊物。
’
沈茂德一直說,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座山。它可以使你總有一個奮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頭,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他堅信,理想教育的探索、理想校園的形成,需要內心堅守的信仰,更需要堅實的行動與恒久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