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都會種樂器的夢想緣于八年前和朋友的一次聚會。一位朋友特別感慨,說:“我現在吃不愁,喝不愁。日子挺滋潤。最大的遺憾就是一樣樂器也不會。”另一位朋友說:“現在的大學生為什么不好找工作?很多原因就是缺乏一技之長。這孩子的培養就要全面。”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看來,應試教育再也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也已經無法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求了。如果說朋友的閑聊,觸動了我心底的琴弦;那么觀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帶給我的震撼。則讓我有了放飛夢想的勇氣和豪情。新年那天晚上,我坐在電視機前,欣賞著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音樂盛會——高雅、輕松、豪華、熱烈,讓我久久地徜徉于音樂的世界中,這種體驗太奇妙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在輕松美妙的音樂中宣告新的一年的開始呢?成立樂團!成立一支屬于我們自己的交響樂團!就從我們學校起飛!
這個夢想在我腦海里醞釀了許久。學校有沒有這個實力實現零的突破呢?當我把夢想告訴學校的老師,讓我驚訝的是。全校老師都很支持我,特別是音樂組的老師們。此后他們更是用自己的才華和實際行動證明了樂團成立的可行性。家長對此的渴求,更出乎意料的狂熱,報名的人絡繹不絕,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我們邀請市里知名音樂專家來校講座。指導家長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樂器。校園里掀起了一場學樂器的熱潮。當然這中間也有部分家長持觀望、懷疑態度。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成功總是垂青于勤懇耕耘的奮斗者。當2005年新年前夕,這支徐州地區唯一一支規模宏大、聲部齊全的交響樂團為全校師生獻上一道豐盛的音樂大餐時,整個云龍區、甚至徐州市的小學界都被震撼了。六年來,每年一次的新年音樂會已經成了學校的一項傳統活動,成了學生們一展才華的舞臺,成了家長們一個美好的期待,網絡直播功能則為更多喜愛音樂的朋友送去了藝術的享受。樂隊曾出訪日本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榮獲江蘇省器樂演奏大賽團體總分冠軍,在第六屆新加坡世界“金胡姬花獎”比賽中,“青曉樂團”曲震全場,再次奪魁。學校里會樂器的孩子更多了。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在我們的校園有一群追尋夢想的老師。而我的職責就是練就一雙慧眼識駿才。去發現老師的特長,進而創造機會挖掘老師的潛能,讓他們有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讓他們在這塊熱土上能張揚自己的個性。能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和人生價值。
隨后,學校又成立了青青書畫苑,青曉舞蹈隊。青曉合唱團……一個個興趣班如雨后春筍,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又培養了孩子的藝術情操,同時也給了老師一展才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