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背景下。教研員要充分發揮好研究、指導、服務、引領的作用。須養成兩個好習慣——閱讀和反思。
一、閱讀——提升引領品位
“專業引領”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研員是研究者,要發揮好“專業引領”的重任,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
1 理念引領
教研員作為學科專業的引領者,首先應該是引領一線教師把教育理念轉化為教育實踐的帶頭人。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展開。教研員與一線教師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對新課程理念的解讀、對學科教學新理念的了解,以及對由課改引發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的變化的應對都需要教研員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廣泛閱讀。否則就不能承擔區域內學科理念引領的重任。
2 專業引領
要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教研員自己必須不斷實現專業成長。而專業閱讀是教研員實現自身成長的必由之路。教研員通過專業閱讀關注教育研究和學科教學的前沿問題,一定程度上說,教研員的閱讀狀態和閱讀水平決定了教研員的專業高度,也決定了一個地區學科建設的高度。閱讀可以為教研員的專業引領打好“底色”,閱讀可以夯實教研員引領的功底,讀書理應成為教研員專業引領的內源需求。在與經典對話中,教研可以走出狹小、走出平庸。教研員既要閱讀教育學,又要閱讀心理學;既要閱讀本學科專業知識,又要閱讀相關學科知識;既要閱讀文化科學知識,又要閱讀現代信息技術;既要閱讀教育科學,又要閱讀人生哲學。總之,必須勤于閱讀。
3 習慣引領
教研員還應該成為教師閱讀習慣的引領者。例如,教研員可以每學期為教師確定2~3個學習主題,根據這些學習主題,要求教師為自己量身定制專業的讀書計劃。包括閱讀書目、閱讀時間、累計閱讀量和讀書筆記量等,并督促教師嚴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讀書計劃,保質保量地完成閱讀任務。
二、反思——提高指導水平
教學實踐活動的獨特性和可生成性要求教研員要學會反思,更要善于反思。教研員要在聽課評課、座談研討、對話交流等活動中開展反思。要借助問卷調查、成績測查、教育日志、教育故事、教學隨筆等方式搞好反思,并使反思成為教研員專業生存的新狀態。使專業指導更為厚重。
1 在常規教研中反思
作為教研員,其工作目標應是立足課堂教學,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培養骨干教師方面下工夫;致力于學科整體均衡進步。因此。在常規教研中加強反思尤為必要。目前,我市的常規教研活動主要有學科調研、教學督導和聽評課等。為了提高指導的水平,筆者在學科教研的方式、內容、效果等方面進行經常性的反思,從而認識到常規教研工作要實現質的變化。須在以下幾方面求突破。在教研方式上變“單一型”(以聽評課為主要形式,主要模式為開學初布置任務與要求——中間組織一兩次聽課評課活動——布置期中考試工作——考后分析——中間再組織一兩次聽課評課活動——布置期末考試工作——總結工作)為“多元型”(既有注重操作的參與式研討,又有注重研究的課題式研討;既注重市級的教研,又注重片區和校本的教研。具體的組織形式有課堂觀摩、說課評課、主題沙龍、課題研究、觀點展示、熱點評說、讀書交流等)。在教研內容上變“布置任務”為“問題研討”:在教研效果上變“單維”為“多維”。
2 在與師生交流中反思
教研員要加強與師生的交流?!澳阈枰裁础?、“我能給你什么”、“我們能一起解決什么”。這是我近年來在跟教師和學生對話交流中說得最多的一些話。走近一線教師,傾聽他們的困惑,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教與學中的問題,在對話交流中進行信息交換和經驗分享,可組織教改沙龍、讀書交流、學術講座和經驗報告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與教師的互動與碰撞中聚焦觀點。實現共進雙贏。另外,要幫助教師把研究的視角放在教學實踐中,將問題作為課程資源,引導教師以科學的態度、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采取自上而下的辦法,在問題中辨析,在研討中升華,逐步構建起一種“發現問題——梳理問題——提升問題——解決問題——拓展應用”的研究模式。教研員還要主動與同行進行交流。學別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不斷優化教研工作的方式和機制,提高教研指導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