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日記在促進學生發展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有助于學生傾吐數學學習的心聲,闡釋數學學習的生命意義;有助于教師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節教學教法,使學生愛上數學。
關鍵詞:數學日記 師生交流 師生互動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運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所謂“數學日記”就是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述學生在數學學習和應用過程中的感受與體會。寫下對內容的理解和在學習過程中的真情實感,評價教師教學和自己學習的得失,向教師請教自己在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等。那么數學日記如何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梁?
一、數學日記拓展了師生交流的空間,成了師生之間交流的綠色通道
學生把在學數學、上數學課后或做數學作業時的想法、體會、啟發等寫下來與老師交流。學生在學習數學、做數學題時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時,可以把這些疑惑不解的問題寫在日記中,與老師共同分析解決。學生對數學老師的上課、布置作業、批改作業、課外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在日記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什么新發現、新想法、新主張、新創意等等也可以記錄下來。有內容可寫了也需注意寫流水賬,應付公事,有什么就寫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數不限,篇數不限。教師仔細品嘗這回味無窮的“麥拉雞翅”,品讀著學生的數學日記,對學生寫出的內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師解答或個別輔導,哪些需要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改進的,哪些需要老師在全班進行輔導或表揚鼓勵的等。
對學生在日記中提出的問題,可以面對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學生日記后面寫批語,以示老師對學生在日記中寫的心得體會、意見建議等加以肯定或否定。學生將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產生的情感與態度及時地與老師進行溝通,以獲得學習情感層次需要的滿足,有助于創設良好的師生、生生關系。
二、數學日記能使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及心理動態,能增進師生的情感交流,使師生互動得到校外延伸,使數學課堂得到課后延伸,使數學知識得到課外拓展
1.激發興趣,愛上數學
數學日記作為數學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很容易被學生接受認可。形式單一的訓練作業,沒有把師生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可怕的不僅僅是學生不喜歡數學作業,更可怕的是導致學生對數學的厭惡,逐漸失去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所以鼓勵學生撰寫數學日記,使他們的課外作業更富有個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過數學日記這個橋梁,溝通老師與學生的聯系,通過數學日記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
2.再現生活,體驗生活
數學日記就是生活日記,是一座架起生活與數學的橋梁。在教學新課時我們常常會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教學生寫數學日記首先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生活,激發用“數學眼光”看社會的興趣。
3.孕育知識,拓寬視野
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數學知識面,深化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開拓數學興趣的目的;再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看到的以小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擴大學生視野,讓“數學日記”成為孕育知識的搖籃。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讓我們一起與數學日記牽手,如果一位數學老師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數學日記就會如同一道營養大餐讓我可愛的學生們在學習與各項活動中大放異彩。在教學中我們找到了更好的交流驛站,在生活中讓我們找到了更好的幫助辦法,一句句真實的話語,一條條寶貴的建議,會讓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會讓我們更愛這群可愛的孩子們!
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創造能力教與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云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