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此崗位九年了,工作之余,靜心細思,驀然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思想也不斷的“提高”,不斷的“成熟”……萬物都在變,可是不變的好似仍是我對學生、對班級仍停留在以前班主任的思想意識水平上——高高在上,一切聽從指揮。一次偶然,讓我不由得決定應該拿起筆靜下心來思索一下了……
一、打造愛的搖籃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一個好的班級,一個好的班主任會讓學生在這里自主快樂、健康成長。然而,作為班主任雖與學生朝夕相處,但有時會忽略個別學生。記得那一次,趙琳同學再一次不完成作業(全班只有她一人),加之她多次背誦公式、課文不過關,我有些火冒三丈,嚴厲地批評了她。接下來,我發現她依然我行我素,“屢教不改”。你批評她,她笑著欣然接受,但第二天仍舊作業不交,公式、課文背不過。怎么了,這個女孩怎么了?……真讓我頭疼……于是我試著靠近她,了解她……我突然發現,我犯了一個大錯誤,特殊的家庭背景才會讓她如此。接下來,我一有時間就與她交流、溝通,賞識的話說得多——你很懂事,很體貼媽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2008年12月4日的日記本上,她和我說了三頁紙的心里話,看過之后,我流淚了……一個想過四次以死了卻生命的小女孩,我為何要對她如此?我豈不是太殘忍,太不近人情?思索之后,我愈發覺得:班主任需要讓學生寫一份家庭情況簡介,內容包括父母職業、經濟狀況,甚至家庭矛盾。
二、我的地盤我做主
90后的中學生,思想意識比較成熟,自我意識很強,做這些學生的班主任,我想可以以此為契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大膽放手,讓他們自我參與,自我約束,自我提高。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開展此類活動的形式有很多,諸如,早自習前二分鐘演講,每天演講者可將精彩、具有激勵性的一句話寫在黑板的左上角,每天用此來鼓舞、振奮學生。還有,充分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開展豐富多彩的比賽,如繪畫比賽、書法比賽、寫作比賽等,只要學生用心,只要學生勤奮,只要學生充滿自信,我相信成功屬于他們。(以上想法,只是借鑒于語文老師每一節語文課進行的課前二分鐘演講和我看到宣傳欄中各班主辦的宣傳內容有感而發。)
三、這邊風景獨好
魏書生曾說:后進學生有上進心,也能上進,但上進的過程充滿了反復。鑒于此,我們何不創設一個“窗口”,讓每一個學生在此都能將自己的閃光點保留下來?“進步之星”“紀律標兵”“每周一星”“衛生標兵”……永遠忘不了學生課間前呼后擁聚在這“窗口”,談談、議議,有的留下渴望的眼神,有的留下羨慕之情……學生畢竟是孩子,自我約束力較差,有時會因成績較好而驕傲,有時會沉迷于自己創設的小天地中自我陶醉……針對此種情況,我從學生那里學到一個“新招”——下挑戰書。設置這樣一個窗口,我發現學生在這里留下了自己的斗志,留下了自己的決心,留下了自己的行動,提升了自己的榮辱觀。
作者單位:青島城陽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