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培養全面的實踐型外語人才,是我們外語教學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文章論述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途徑。
關鍵詞:教學模式 高職英語 交際法 主線 綜合素質
一、轉變思想觀念,改革傳統外語教學模式
我國目前外語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少”的問題,亟須研究改進。長期以來的應試教學模式導致老師講得太多,學生練得太少等教師一言堂現象現在依然很嚴重。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和方法,講練結合,精講多練。學生能否有多練習的機會和時間,關鍵在于教師轉變觀念和做法。改革“教師為中心”為“學生為中心”,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以多種教學手段,喚起學生的興趣。
二、聽的素養與能力訓練
“聽”是人們交際活動的基本形式。在聽、說、讀、寫、譯五要素中,聽是放在第一位的。聽的能力不僅與其技巧及其熟練程度有關,且與聽者的其他方面的語言能力、文化知識及思維能力密切相關,因而,提高聽力水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技巧,豐富知識并同時鍛煉分析、歸納、推理等能力的綜合訓練過程。在多聽多練的同時,必須多讀,擴大知識領域。定期收聽英語材料,并舉辦英語聽力比賽等活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聽力訓練應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從微技能入手,逐步向綜合訓練過渡,最終提高整體聽力水平。
三、說的素養與言語表達能力的訓練
“說”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隨著學習的深入,要逐漸擺脫“心譯”,達到不假思索地、自動化地完成復雜的心理過程。所以平時要養成講英語的習慣,說英語時我們往往會想不起適當的詞語或短語,因此停頓、猶豫,要想克服這個困難,平時要多閱讀英文書報,另外,在學習英語中,聽說不可分。流行于世的李陽·克立茲的“瘋狂英語”(Crazy English),大家可以先聽,然后模仿著說,最后大聲喊,以提高口語能力。再者利用第二課堂舉辦的Free Talk 和English Party也能有效地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讀的素養與閱讀能力的訓練
“讀”的素養包括識記、分析、判斷、猜測、推理、綜合、領悟和評價。閱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水平。它的3個基本要素是:速度、理解和詞匯。學生平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提高絕非一日之功,要掌握方法,平時多讀多練,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相信會有一個大的提高。
五、寫的素養與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
“寫”是人們進行交際活動的一種重要的基本形式,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先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否則的話,就會經常出錯。另外,語言材料和寫作知識的貧乏,就會使英語寫作成為“無源之本”。由于缺乏閱讀量,沒有足夠的語言材料做基礎,往往覺得無話可說。而寫作知識的貧乏,又使學生不知怎樣謀篇布局,只好東拉西扯,造成文不對題。另外,由于缺乏閱讀量,中文式的思維往往干擾英語寫作,造成了不少漢語式英語。所以,要盡可能地擺脫母語,憑借外語思維,切忌從漢語概念出發,生硬翻譯。
六、譯的素養與水平的培養
“譯”是不同民族語言之間的橋梁,包括口譯和筆譯。就現在的高職學生來說,一般的基礎英語、閱讀能力都不錯的,有的聽說能力也相當好,但動手翻譯能力普遍較弱。教師應向學生介紹翻譯的理論與原理標準和一些技巧,并讓學生參與實踐。學生應學會使用工具書,因為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有時可依靠工具書來彌補自己知識的短缺。
聽、說、讀、寫、譯是外語學習的五個基本技能,這些能力雖各有特點,各有“任務”,但畢竟是一棵“樹”上的分支,同根同體,緊密相連與相關。因此,教學中應將它們既分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進行綜合訓練。
提高英語水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注重教學研究,給學生創造一個英語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這樣英語綜合素質就會逐漸提高。
作者單位:廊坊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