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強調教師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注重教學效果評價的靈活性,要求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最終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諸方面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放羊式”的體育教學在新課標下很適合學校的體育教學。但“放羊式”體育教學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放任式”體育教學。所以本文重新審視科學的“放羊式”體育教學的內涵,論述其教學方式、方法、特點和作用,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并結合新課標的實施要求,以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校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 教學方法 概念 科學的“放羊式”
一、“放羊式”體育教學的認識和理解
過去,農村學校教學方式和方法單一,活動空間太小,很少考慮學生的創造力,思維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培養,更沒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性。上體育課時,老師用5分鐘時間集合學生,訓話后做一套廣播體操,然后解散,或者是發一些體育器材給學生自由活動。
科學的“放羊式”“自練式”體育教學是一種教法設計和學習指導。在教師的幫助下,運用放開、教、訓導、收的教學途徑和手段進行教學活動。
二、“放羊式”體育教學的辨析
體育學科涉及知識廣、學制最長的學科。體育教學方式方法對學生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體育教學就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胺叛蚴健斌w育教學方法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教師與學生的和諧統一。通過“放羊式”體育教學的思想教育屬性,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完美健康發展。
“放羊式”體育教學就是要把學生作為體育課堂的主人,關愛學生,營造教師和學生平等人和合作的新型關系,達到人本主義思想境界。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的和諧,是“放羊式”體育教學的根本宗旨。師生共同以主人的身份和責任感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這就是“放羊式”體育教學實踐的深遠意義。
三、關于“放羊式”體育教學法的運用
體育需要強調人們親身參加體育鍛煉,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內容,培養人們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成為體育鍛煉的習慣是體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標志。新課程把學習領域分成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方面,這里把運動參與放在第一位自有其原因。因為只有學生主動參與了,才能完成其后四大內容的教學,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1.增強興趣,積極參加
我們面對的是在優越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小太陽、小皇帝”,他們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易產生興趣,思維敏捷,活潑好動,愛上體育課,卻不愿意參加劇烈或難度較大的活動,更不愿意在活動中受到太多的約束。在這節課中,學生們都興高采烈;造成這一情況的首先就是學生自身的內動力——興趣!其次才是教師的組織引導。
2.學會了交流,學會了合作
現在的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教學計劃的過程,更應該是成為師生共同開發,動態的、發展的過程,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在這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內容,組合小組。在具備共同興趣的小組中讓他們自行商量解決活動的方式方法,讓他們自己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相互間的合作。按照發現——探討——解決——組織這樣一個模式培養學生的能力。在這中間,他們有發現、有交流、有創造,同時他們也能主動找老師幫助。
3.培養了個性,發展了特長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堅持鍛煉的前提。現在在許多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因為我們的體育教學太格式化、太僵化了。小學高段的學生已不滿足被動的形式,更熱衷開放、活潑、主動參與的鍛煉?,F在的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鍛煉的熱情和興趣,難以體現學生的個性。在這里,教師打破傳統模式,讓學生在一定條件下選擇內容。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打下基礎。據調查一個人一生能夠堅持鍛煉身體的項目也不過一二項??梢妼W校體育“雙基”教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點,讓每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伴隨著他們成長。
四、結語
教育教學來源于人類的活動,就必須從人的現實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生活的正確理解,擴展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空間。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處于對那塊沃土和綠洲的眷戀,對那可愛生靈的思念,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鐘愛。本人試圖將科學的放羊實踐經驗與體育教學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從一個生活的側面,引導啟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學生可能不愛上體育課,但不可能不熱愛生活,不可能不愛尋美麗富饒的草原,不可能不愛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迷人景象。我們就是想以此為契機,重新喚回孩子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使我們體育教學更富于生機和活力,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感受到體育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曲宗湖主編.《學校體育教學探索》.人民體育出版社
2.《體育與健康理論教程》(《體育與健康理論教程》編委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
3.金生著.《理解與教育》.教育科學出版社
4.陳龍安著.《創造性思維與教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作者單位:浙江省上虞市竺可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