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學生的個體差異需要初中英語教師重新審視自己,進行角色定位,成為情景領導者;情景領導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實用技能,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通過對學生準備度的評估,使教師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風格,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進而引導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通過對情景領導的理論基礎、操作策略、注意事項等方面的探究,旨在新課程理念下,尋找初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模式及初中英語教師角色的新定位。
關鍵詞:情景領導 新課程 教師角色 學生準備度
一、英語課程改革需要初中英語教師重新定位
新課程改革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注重學生發(fā)展的個體性和差異性,重視開發(fā)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育人為本”的現(xiàn)代教育價值取向,為學生終生學習、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
初中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角色,面對新課改的新要求,急需角色重塑與轉換。
二、學生的差異性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成為情景領導者
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都處在成長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差異越來越明顯,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也越來越呈兩極分化。
情景領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針對學生差異設計教學方法,教學中采用情景領導模式,讓教師成為情景領導者。
三、情景領導的基礎——評估學生的準備度
準備度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意愿水平,是會發(fā)生變化的,學生在某項特定學習中的表現(xiàn)。
按能力和意愿的高低程度,可將學生的準備度水平大致分為四種:
識別這四種準備度水平,是情景領導的基礎,對初中英語教學至關重要。評估準備度能夠幫助初中英語教師調整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四、情景領導的操作策略
學生具備完成學習所需的知識、技能,對學習充滿信心,并對學習做出承諾,準備度為R4;缺乏知識、技能、信心,或對學習的承諾,準備度為R1。
首先來看準備度R1的學生。比如在學習Where is the hospital?時,多數(shù)學生對用英語問路和指路懂得不多,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觀察地圖,了解路線圖,然后,給出重點的短語提示,啟發(fā)學生分析最佳的行走路線和最佳表達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告知式”,即S1。
再看R4。如果學生對某項學習內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師又該給予他們多少指導呢?筆者認為教師不需要給任何指導。所謂“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實際上,對于某些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學習專題,他們具備的知識可能比老師還多。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學習九年級Unit 12 Reading:You’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時,筆者就將課堂部分時段交給他們,讓他們來當小老師,組織專題學習。因為一些學生上網聊天比較多,已經熟知并會應用一些email English,比如How R U,CU!BTW,CUL8r, gr8等。當然這并不是說教師什么也不做,放而任之。其實這些學生也需要得到足夠的反饋意見,使他們知道自己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和賞識。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教學方式是:授權式,即S4。
對于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來說,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處于兩種極端的準備度水平之間。無能力但有意愿的學生,即準備度為R2的人,雖然缺乏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但渴望學習。由于他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他們需要教師的指導與指示。但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學習和嘗試,教師必須要給他們以支持和鼓勵。在這種情況下,最佳的教學方式是:推銷式或啟發(fā)式,即S2。
有些學生具備完成某項學習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但卻缺乏信心和動機,他們的準備度處于R3的水平。他們不需要大量的引導和指示,因為他們知道該怎樣去完成學習任務。但他們需要老師采取各種教學手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或是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教學方式是:參與式或師生共享式教學,即S3。教師在保證其教育責任的同時又尊重學生,不強迫學生與自己保持同一水平,鼓勵學生做出自己的判斷。
了解學生的需求非常重要。隨著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準備度的增加,教師的教學也應該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下面的表格將更有助于說明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準備度水平的結合。
將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狀態(tài)配對
只要教師使用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準備度相匹配,情景領導就能發(fā)揮效應。
五、情景領導者的實踐效果
初中英語的任務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異等,為終生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應重點投入精力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潛力、做事的動機、英語知識、制定決策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僅僅對某一準備度水平的學生提供指導和支持是不夠的,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精神,使他們自我激勵、自主學習。
作為情景領導者,教師要相信學生有成長的潛力并能夠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實際教學中,教師看不到學生的潛力而且不能向學生提供成長機會,可能會導致學生對英語課的厭煩,結果惡性循環(huán)就開始了。作為情景領導者的教師要致力于有計劃的改變。我們向學生提供一根可依靠的拐杖,成為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催化劑。
要想提高學生的準備度水平,那么教師就要逐漸減少自己的指導性意見,將權力下放,為學生提供成長的機會。
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下降,出現(xiàn)反復。這時作為情境領導者的教師該怎么辦呢?
當學生的學習績效下降時,筆者的解決辦法是采取與他們準備度水平相符的教學方式,在調整教學方式的同時,筆者還找學生談話、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及時地解決問題。筆者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越早的介入,越能有效阻止學生的績效下滑;拖延時間越長,學生越會緊張、沮喪,導致學生試圖放棄英語課的學習或在課堂上搗亂、與老師作對。
使用情景領導模式,成為情景領導者,把教學過程還原成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交往活動過程,使學生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與關愛,感受到激勵、鞭策與鼓舞,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與豐富的情感體驗。這正是現(xiàn)代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更是當今教育改革的殷切召喚。
參考文獻:
1.保羅·赫塞(Paul Hersey).《情景領導者》(The Situational Leader).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2.《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朱煜.《新課程與初中英語教師角色的轉換》.2002.12
4.《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李鎮(zhèn)西.《共享:課堂師生關系新境界》.《課程·教材·教法》.2002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新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