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總復習階段,時間短,任務重,要在這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佳復習效果,就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復習策略。
一、認真研究《新課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方略
第一階段,章節縱向復習。這一階段主要是以綱靠本,落實雙基,形成知識體系。復習中我們做到了細,照顧到“面”,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回憶、鞏固,查漏補缺,并向縱深要求,形成網絡,在大腦中建立起完整的章節知識體系。
第二階段,歸類橫向復習。通過第一階段的復習,學生對章節知識已有了完整體系。在此基礎上,以思想方法為教學原則,以思維訓練、系統訓練為教學重點,對各部分數學知識按其內在聯系和規律進行專題歸類,橫向復習。
第三階段,綜合復習。第一階段是綜合的過程,所選題目以綜合性問題為主,包括知識綜合和方法綜合。
第四階段,模擬訓練。通過章節的縱向復習,專題歸類的橫向歸納及第三階段的綜合復習,學生已建立起初中數學知識網絡結構,為模擬訓練提供了先決條件,著重突出能力的考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適應中考的要求,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優化復習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復習效率
1.優化課堂結構:實施啟發誘導式、討論式教學。課堂上教師給一定信息,采用學生自己的思維能力方式,通過教師啟發教學,學生的討論式、協作式學習解決有關問題。
2.改革課堂學習方式:實施參與性與活動性學習。進入復雜階段,不再像第一遍授課一樣,如何誘發學生新的興趣和探究動機,這就需要改革課堂學習方式。
三、優化復習模式,注意“四不要”
1.不要“只聽不練”。有的學生聽懂了,就以為自己學會了,就放心了。但一到考試才知道自己并不會。因此老師僅自己講好課還不夠,必須讓學生“一課一練”做一做,想一想,并總結一下方法。
2.不要“只練不思”。我們在復習過程中經常體會到,一種題型做了幾遍,也講了幾遍,再做又有一大批學生做錯了。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只練不思”,不注意總結,不注重相似題間的區別。
3.不要“見題就做,不加選擇”。在平時的練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做一些有必要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做完題后,還要再思考,多歸納,多總結,找到解這道題的基本規律和解題方法。
4.不要重復練習。在緊張的復習中,對于一個重要知識點或一種重要題型有必要再練習時,也要改變原題的結構或其他方面,有利于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提高應變能力,防止定勢思維的負影響。
四、優化復習模式——注重開放探究,引導發現創新
在近幾年中考試題中,經常見到開放型的題目,它啟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努力培養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在創造的過程中,體驗創造的快樂,學習創新的策略和方法,以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因此我們在復習過程中注重了創新問題的設計。
作者單位:湖北省建始縣龍坪鄉龍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