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語文是學好其他各方面知識的基礎,要想學好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必須先學好語文。如何迅速掌握語文知識呢?具有優越的物質條件和良好的智力因素還遠遠不夠,還要求必須具有較強的學習語文能力,即聽、說、讀、寫能力。這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步驟,而且也是語文教師必須具有的整體化的求知方式,要教學生怎樣學習語文。學會學習語文,掌握科學方法至關重要。
聽。即聽話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話能力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而聽話能力的強弱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以及中學畢業后能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關系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聽的教學,教師可以多方面訓練學生聽的能力。要求學生能聽懂,并能聽之辨音,聽之解意,能區分相同的語言組合所代表不同的含義,掌握意義上的區別,對重音的停頓、語調語氣所表達的含義的辨別和理解,鍛煉學生對反語弦外之言、言外之意的理解能力。
說。即說話能力的教學。主要鍛煉學生的說話能力。方式很多,如教師選準話題去引導學生旋轉話題,進行說的練習,使學生達到判斷必須迅速,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的組合能力,使學生迅速地把材料組合在一起。另外,口語表達能力是鍛煉學生“說”的不可缺少的條件。老師可以培養學生課下多朗讀課文,課上讓學生復述,口頭回答問題,多組織一些演講比賽,針對一個題開“辯論會”進行“口頭作文”比賽等。這些都可以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讀。即是閱讀教學,是使學生從閱讀中吸收知識、掌握讀書的方法,養成讀書的習慣。還可以開發智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閱讀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認讀能力、理解能力、評價能力和閱讀技巧的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總之,指導學生采用不同方式進行閱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讀前教師先做指導,按不同的要求去進行,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寫。即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寫作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個難題。教師應鍛煉學生寫文章,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去寫,讓學生多觀察筆記,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積累詞匯,寫讀后感、讀書筆記等。教師在指導學生寫的時候,一定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訓練,以使學生形成綜合的表達能力。
總之,要使學生學好語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語文的目的,才能使學生去認識世界,去接觸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大量的信息,智慧、能力才能全面發展,使學生達到“學而精,思而深”,有主動的追求精神,達到知識總量成倍地增加,激發起學生創新的潛能,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滿足社會主義各項建設事業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新世紀造就新人才。
作者單位:湖北省建始縣龍坪鄉龍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