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高明的教師也無法讓天生的笨蛋變成思想家?!?叔本華)在大學教育心理學的課堂上老師告訴了我們這樣的一句話,但同時,他也說不能因為教育具有這樣的遺憾而放棄教育。
2005年的夏天我帶著自己的夢想和懵懂來到了現在執教的學校,并擔任了兩個班共六名學生的德育導師。所謂的德育導師就是重點解決那些“問題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生活問題,然后讓其在學習上能有所提高。在這個期間,我和學生共同成長。
日志一 體會親情
每個班都會有問題學生,而問題學生的背后往往是一個問題家庭。在我輔導的學生中就有這樣一個孩子,由于父母的忙碌,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她進行溝通交流,所以他也封閉了和父母之間交流的通道,對父母的付出認為是理所當然,稍有不滿就會逃到奶奶家,幾個月也不和父母說一句話,也許父母的做法是有不當之處,但是如果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走了許多彎路,以為只要我和她談談心就會改變她,但是事實告訴我,我錯了,如果一個人真的那么容易被改變,這個世界也許會幸福很多,遺憾很少。但是生活永遠會給我們啟迪,一次和母親通話我向她抱怨了這個孩子的不懂事,難以溝通。一向迎合我的母親卻讓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更重要的是讓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親情。母親向我講述了我在高中階段的種種,和這個孩子一樣敏感而固執,固執的認為母親不愛我,固執的誤解母親為我做的一切……只是因為母親的不斷努力與包容才讓我成為今天快樂的我,只是這樣身在其中的我直到這一刻才全然明了。
那晚我想了好久,也反思了好久,這一次我把談話便成了談心,沒有再教育她,而是和她講我在高中時代的敏感和固執,講我現在對母親的內疚。并且在不久之后的語文課《我與地壇》中讓全班同學談談自己和母親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她始終一言不發,神情淡漠,就在我有些絕望的時候,她在周記里寫道:“老師,我決定試一試。”而就是這一句話就讓我有種被認可的幸福感。
顯然,我做的這一切并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但是有開始就有希望,不是嗎?
日志二 籃球小子
現在的很多男孩子都對籃球有一種瘋狂的熱愛,尤其是我要講的這一位。他說他為了籃球可以廢寢忘食,甚至付出生命。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不僅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打籃球上,甚至上課都在研究有關籃球的知識,更讓人心疼的是由于他長期“爭分奪秒”地打籃球,不能及時吃飯,最終因胃部出血而住進了醫院。
平時我想找他談話根本找不到他的影子,這次終于有了機會,吸取上一次的教訓,我把談話改成了侃籃球明星,從喬丹到奧尼爾、姚明、易建聯,我們整整侃了一個下午,在這個過程中,我把自己對人生感悟,融進談話中,把生活和愛好的關系融進神侃里,最后他說“老師,你是來‘策反’的吧?”我說“是也不是,我只是想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本瓦@樣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他終于承認生活中不應該只有籃球,還有許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在等著我們。
很久之后,他說我看你不像個老師,倒像個朋友。我回應他,其實我比你也大不了幾歲啊,我們是“一國”的。事實不也是如此嗎?
日志三 做個嚴師
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并不是我的目的,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才是我的目標。取得了孩子們信任,打開了他們的心結,下一步就應談談學習的問題了。有了之前的良好溝通這一步就顯得較為順利,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依然會貪玩,依然會懈怠,會對自己的付出與收獲不能成正比而傷心苦惱。這個時候我就拿出老師的樣子,告訴他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堅持,要不斷完善自己。同時我們共同制定學習計劃,并且由我來嚴格監督,就這樣我輔導的這幾位同學在各方面都取得一些進步。
現在,他們都已經上了大學,我們也時常在網絡上聊天,聊我們當時的點點滴滴,聊我們當時的“斗智斗勇”。最后學生們給我的評價是“你是一個好老師”!
現在想起,那時的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學生”,在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影子,在他們的身上學到了怎樣做一個好老師。是學生讓我和他們共同成長,成為了一個別人生命中的“參與者”,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教師。
從教五年,心中有許多感慨,在這里想把這些感慨和從事教育事業的同仁們分享,共同感受成長的喜悅與收獲。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唐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