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案是由教師設計,師生共同完成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案。學案教學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指導為主導,學生學習為主體,學案是相對于教案而言,是學生學習的具體方案。其設計是以學生學習的規律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狀況和學習任務,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案。學案既反映學習結果,更體現學習過程。學案教學著眼點在于學生學什么和如何學,視學生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想方設法為學生創造條件,讓他們想學、能學、會學,為其一生發展奠定基礎。
盡管我校歷史教學還是學案教學實驗的初步階段,此教學模式還是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轉變。
一、學案對學生的影響
1.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
學案教學模式在學案編寫和使用過程中一切從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實際學習的興趣需要等出發,教學過程力求由“灌”變為“導”,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通過課前發學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課內用學案培養學生樂于參與和主動探究的學習態度,通過課后學案問題討論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學生通過學案這個載體,可以充分依靠內動力,按照一定方法指導去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們通過自學掌握一定的知識后,成功的喜悅感以及自信感將會激發他們更加主動地進行學習。
2.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的改變
學,有針對性地學,從而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提高了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形成一種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思考聽講課和帶著新的問題離開課堂的良好習慣,改變了過去被動聽老師聽課,為知識結論而學的學習習慣和方式。所以,學案數學模式可以促使學生學會學習,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從學生參與廣度來看,人人參與學習,沒有被遺忘的角落。從學生參與方式看,有獨立學習,有同桌相議,有小組探究,有全班討論,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要。
3.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學案的幫助下,可以免去學生預習時漫無邊際的瀏覽,幫助他們克服盲目和片面,并減少教材閱讀和作業中的困難,幫他們解決了過去預習效果差的難題;上課時,因為有了學案,所以不易開小差,跟得上老師的思路;復習時,有了學案,可以系統全面地把握知識內容,易于抓住重點和克服解除難點。是一幫一或一幫二,這樣可以帶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大家你追我趕的,這種學習才能發揮學生的學主觀能動性。大家一起學習,大家才能一起進步。由于整個活動是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學案對教師主體的轉變
1.知識傳授者向學習促進者的轉變
在自主學習學案教學課堂上,教師把學習的權利與空間移交給學生,關注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導,創設激發性、支持性的課堂氣氛和教學情境,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成果。教師不再是以居高臨下的身份來施教,而是與學生一起組成了學習共同體,教學也就成為地位平等的主體之間共同探討有關學習問題的活動。引導則意味著啟迪和激勵,是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對學生的引領而不是強制。幫助引導重在不斷激活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掌握探求知識的方式方法,學會主動地學習。
2.個體勞動者向教育合作者的轉變
學案教學設計,我們采取集體合作,分工完成的形式,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合作完成。而此后的學案設計,我們將讓每個英語教師負責一個單元的閱讀學案,最后整合在一起資源共享,這樣既減輕了老師備課的辛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師的工作是一種牽涉到個人的、個體之間的、組織的、外在環境的各種錯綜復雜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工作,如果能夠有效地把各種因素加以綜合,教師的工作道路將會更加順暢,教師的成功機會將會更多更大。
3.教書匠向教育研究者的轉變
教師成為教育的研究者,已經成為目前大家的共識。由于教師的角色重點從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習、心理的指導者,因而教書匠的教師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因此,教師要成為教育的研究者,要學習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程序和方法,注意搜集與研究有關的文獻資料,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教育實驗和研究,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融合為一體,這是教師進步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創造性實施新課程的保證。
歷史學案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認識和觀念尚未根本轉變;囫圇理解和機械操作;只注重形式忽視內涵;集體備課沒有真正成為教師思考和設計的過程;學案的習題化傾向明顯;學案中問題的設計缺少層次性和思考價值;交流展示環節未能得到有效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仍然體現不足等等。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不斷修正和完善這種教學模式,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
1.學案的組織形式
是成書使用還是活頁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本文中雖然提出了幾種課型的學案的編寫策略,但對于整個學期甚至是整冊教材
2.何時發放學案
是課前發放,讓學生能夠先自學,還是在課堂上發放,讓學生能夠邊討論邊依案學習,或是在課后發放,讓學生能夠根據學案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本文僅僅提出了學案教學模式的基本思路,但對于具體的操作,還未談及,這也是今后研究的內容之一。
3.自主學習與信息反饋結合
在剛開始使用學案時,學生的成績會有所下滑,因此,將學生使用學案的自主學習與教師根據反饋信息的課堂講授有機結合,靈活掌握,保證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能夠較好地完成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4.對評價的提升
對于學生的學習評價,仍然停留在依據考試成績進行的終結性評價,或是通過問卷調查來進行評估學生的思想或心理,還未建立起一個同步、有效、客觀的評價體系,以準確地評價學生在使用學案過程中創造性心理和能力的形成性評價,也是值得討論和研究的。
總之,歷史課堂的學案教學對實現歷史教學“三維目標”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必須把它既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又作為一種教學策略貫穿于歷史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也只有這樣,歷史課堂才會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課改才會迸發出活力。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海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