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師生關系主要決定于教師的職業道德以及個人素質、修養。如果教師要受到學生的尊敬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
一、教師要關愛學生傾心奉獻
人們把教師比作是蠟燭、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教師對學生要親切關懷、耐心幫助、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傾注全部的愛。這種愛是對學生未來的深切關注,應該是經常性的、公平的。真誠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品質,也是熱愛學生的具體體現。
二、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
學生成績的好壞有一部分就取決于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種激勵的方式,可以激勵他們攻克一切難關,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作為教師就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滿懷希望、充滿期待,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德、智、體等諸方面會逐步得到完善。
三、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感染力
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影響學生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邏輯性,才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有些演員在表演時,什么道具都沒有,卻能把觀眾的心緊緊抓住,這就是語言的魅力。由于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更要做到語言形象、生動和直觀,而且運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例如我在教字母O和Q時說:“O的腦袋后長了一條小辮子,就變成了Q”等等。這些順口溜既讓學生很快記住了這些變化,也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內容,把握教材的精髓,要選一些少而精的具有代表性、擴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話題,使學生在話題中能充分發揮所學知識,這樣既鍛煉了語言交際能力,又復習鞏固、創造性地應用了新舊知識,能激發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英語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啟發式教學,話題提出來,并不一定要在課堂上把什么都講完,應留有余地,也不一定有問必答,給學生一些啟示,激勵他們課堂外的自學。
五、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對等的關系
現代教育提出教師是教學這個共同體中的首席,這就是說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再不是以前的教師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夠輕松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在創設的語境中參與自由交流,要向朋友一樣平等對待他們,在課堂上教師既是良好的引導者,又是一個熱心的、耐心的聽眾,還應該是一個談得來的朋友。
作者單位:河北省懷來縣新保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