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術是產生于中國民間的藝術,是民族傳統藝術的精華,是用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質樸、純真的民間美術完整地保存了我國極其豐富的原始圖騰文化和古老民俗風情,也保存了我國先民傳統的哲學、美學和造型藝術體系,為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民俗學、美學、藝術學、文學等領域提供了許多可追溯和借鑒的信息,被學術界視為極其寶貴的“活文物”,有著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歷史淵源
寒地黑土,從常識上來講,是指地理氣候上的概念,是指四季分明的寒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黑色土壤,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之一。我國的寒地黑土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兩側,大興安嶺中北部的東坡以及長白山地西緣的山前坡狀起伏的臺地(漫崗),具體來說是指我國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境內,北起黑龍江省的嫩江、克東縣,經海倫、綏化、哈爾濱等縣市,向南沿京哈鐵路斷續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邊界。
這片土地上自古以來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在這兒生活著的古肅慎人,就是滿族的祖先,因此,歷來就有滿族人的“龍興之地”之稱。后經過挹婁、勿吉、蛛韜、女真數千年漫長的歷史演化,他們創建和發展了自己的文化。據史料記載,公元1644年,大清定都北京后,關內的戰爭不斷,水旱災橫行,只有關外相對穩定得多,導致大批移民不斷涌入關外。促進了中原文化與本土文化(滿族文化為主)的交織,使得南北文化相撞擊,從而發生了融和變化。這就是形成寒地黑土歷史和文化的基礎。
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與沉積,經過漫長的發展、演變和融合,在這片四季分明而又遼闊的土地上,形成了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如我們比較熟知的有望奎皮影、海倫二人轉、海倫剪紙、蘭西掛箋、綏棱黑陶、綏棱農民畫、蘭西亞麻編織等等。這些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構成了一道藝術特色鮮明的、民俗民風濃郁的傳統文化風景線。
二、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藝術特色
由于民間美術的原發性,質樸純真,直接來源于本地域大眾的生活,往往使用最普通的材料,加工不多,又大都為勞動群眾所實際應用,因此不同地域的民間美術即使品種一致,也在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融合進了本地域獨有的審美意識形態。就寒地黑土民間美術來說,它不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也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
1.海倫剪紙。海倫傳統剪紙,取材簡單、方便,也可隨意創作用手撕紙,滿族人過年貼窗花的習俗就是實際上早期的剪紙,在我們黑龍江還保留著春節貼窗花、“掛錢”的習俗。剪紙除了單獨的裝飾用途之外,其設計出的形式還可用于刺繡、印、雕刻、布鏤衣飾花紋等。海倫傳統民間剪紙基本是以傳統的吉祥如意的圖案紋樣為主,題材內容一般是以龍鳳、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為主,也有少量的人物。在形式上一般采用對稱式的對花、團花為主,體現出平衡、團圓、圓滿的樸素審美觀念,少量的場景性作品采用非對稱形式構圖。傳統剪紙在方法上一般以剪為主,不需起稿,既使剪制十分復雜的場景作品,也只是做一番簡單的設計后即信手拈來,剪隨心走,形式多是寫意性的簡單造型。而海倫現代剪紙則一反傳統剪紙藝術的局限性,努力吸取現代繪畫的營養,諸如素描、國畫、版畫和年畫等,把傳統剪紙的技巧手法與繪畫的構圖造型結合起來,運用繪畫的三維空間造型、布局原則,把傾向于“寫意表現”類的剪紙藝術轉化為“相對寫實”的現實主義創作類型。在內容上,貼近表現重大社會現實事件、表現現實生活。以此開創了剪紙藝術表現的新領域。這就是海倫剪紙藝術的最大藝術特色。
2.綏棱現代黑陶。黑陶的物質構成元素是承載人類生活的土、滋養人類生命的水和照耀人類精神的火。黑陶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氧化硅、氧化鋁。它的鏤空技術與活性炭的有機結合,可以大量吸附空氣中的有毒物。綏棱黑陶的產品有壇、罐、缸、瓶、文化藝術用品、十二生肖珍藏品、各種壁掛、掛盤和雕塑等二百余種,融觀賞、使用、珍藏于一體,呈品種多且一品一種特色,每品亦互不相同,體現出了綏棱黑陶鮮明的藝術個性。
綏棱現代黑陶在燒制過程中采用了封窯熏煙滲碳方法,器表呈黑色光澤。它表面磨光,樸實無華,紋飾僅有少數弦紋、劃紋或鏤孔。黑、薄、光、紐為黑陶的四大特點。其中薄胎黑陶是黑陶的杰出代表。綏棱黑陶在汲取了民間傳統的剪紙、刺繡、木雕、年畫等工藝美術中的精華基礎上,在裝飾紋樣的創意上,綏棱黑陶既有借鑒。又有發明的創新,成功地把砑光、透雕、刻花、壓線、戳花等工藝手法結合在一起,本著整體和諧和藝術結構清楚的原則處理,裝飾紋樣結構嚴謹,題材精煉,把傳統的“盤長”“大蓼瓣”或“胡椒眼”等幾何圖案紋樣與花卉魚蟲圖案鋪陳、結合、揉匯到巧奪天工的地步刻畫得栩栩如生,用不同的裝飾手法互相補充、襯托、搭配得相得益彰,粗獷而生動傳神。雖然沒有多種顏色變化,但利用空間的結合關系,形成了獨特的裝飾風格。花紋以圖案以圓開光、六角開光為主,以方開光、半開光為輔,有梅、蘭、竹、菊、松、龍風、圖騰、吉祥紋飾等民間圖案近百種,散發出濃郁的寒地黑土文化和塞北鄉土氣息,同時表現出民間陶瓷藝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藝。綏棱黑陶整體設計和諧,結構清楚,層次分明,雖無彩飾,但仍然變化有致,形成了它獨特的裝飾藝術風格。
3.望奎皮影。清代河北灤州驢皮影傳人東北。東北的遼東皮影、遼南皮影、吉林皮影、黑龍江皮影均屬灤州影系,他們在造型材料、雕刻風格方面均十分相近。隨著時代的發展,進入黑龍江的皮影戲藝人為滿足東北百姓審美情趣,大量吸收了本地的審美元素以及當地語言和民間音樂的豐富營養,皮影藝術逐漸地方化。到19世紀中葉,隨著皮影戲在本地區的普及,從操縱影人到音樂唱腔、道白等全面改觀,形成了高亢、粗獷、激越的望奎皮影獨具特色的藝術特色,被譽為“江北派”代表。
4.綏棱農民畫。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設色大膽主觀,善于用純色,強調色彩的鮮亮、明快艷麗,色彩飽和度高,但艷而不俗,強調色塊間的對比和在對比中和諧統一的效果。以好看和抒情為用色標準,不受自然真實色彩的限制。在構圖上畫面要求飽滿,構成關系和諧統一,極具藝術的審美特征。作品造型夸張、浪漫、雅拙,富有強烈的主觀意識,大膽生動,無拘無束,把生活感受和形式語言緊密地融為一體。綏棱農民畫還吸收融合了年畫、版畫、壁畫、民年剪紙、民間花布等藝術特點。在繪畫表現的手法上具有原始性。黑龍江農民畫多取材于人物、動物、花鳥等,這也構成黑龍江農民畫的三個基本要素,最有特點的是農民畫突破了傳統繪畫中的焦點透視、比例、結構關系原理,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變立體為平面,根據作者的想象任意進行構圖。畫面不按照繪畫中的透視法則和三度空間,善用飽滿、對稱、平面和多點觀察的構圖方法。一幅畫里可以出現多個角度觀察的物體,追求飽滿、協調、變異、和諧的藝術效果。在形象造型上,既有現代構圖中的點、線、面的結合,又重夸張,講變形,注重形體動態在畫面的藝術表現力。
三、寒地黑土民間美術在美術特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我院于2005年就成立了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研究所,主要是針對以本地域為中心的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進行研究,多年來,寒地黑土經濟與文化研究所對本地域的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做了很多深入細致的考察與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研究所下設的民間美術研究室,針對本地域的傳統民間美術做了多次的考察工作,特別是對海倫剪紙、綏棱黑陶、綏棱農民畫、望奎皮影、綏化木包雕等做了重點考察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第一手的研究資料。在這個基礎上,研究室按照不同的民間美術品種成立了各自的項目組,分別有針對性地展開研究工作,可以說在傳統民間美術的發掘、保護、傳承工作上取得了一些豐碩的研究成果,并在相關的研討會、作品展覽大賽上獲得了眾多的獎項。
2005年我院開始組織師生研究創作寒地黑土傳統剪紙,開設了剪紙選修課,成立剪紙藝術社團,作品參加全國第六屆剪紙藝術節并獲獎。2006年起我院已先后考察了海倫剪紙、綏棱黑陶、綏綾農民畫、望奎皮影、蘭西亞麻編織這幾項傳統民間藝術。2008年民間美術研究室為蘭西縣黃崖子關東民俗文化旅游村制作了民俗景觀雕塑175余件,這為豐富和發展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取得了極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9年,我院組織師生到綏棱現代黑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實習、設計并制作黑陶作品。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應用。
四、美術特色教學有利于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傳播和發展
通過特色美術教學來深入地研究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以及創作方法,不但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研究基礎和實踐應用空間。同時足可以一方面繼承和發揚寒地黑土特色民間藝術,為地方的文化建設提供后繼的動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我院特色辦學的探索提供更深入研究的基礎。最后,還可以通過對外省籍學生進行的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課程教育達到對寒地黑土民間美術的傳承和宣傳目的,真正做到學校與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互相促進與共同發展。學生在參與對地域性民間文化的調查研究與學習過程中,通過了解這些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將現代美術知識與寒地黑土民間美術資源巧妙融合,既增強了他們的藝術理論研究基礎。又開拓了他們專業創作上新的發展空間,將會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專業競爭力。相信通過將特色地域文化資源在美術專業上的理論應用實踐的研究,我們既可以達到為地方經濟與文化發展建設提供動力的目的,又可以達到提升我院美術專業教學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