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臨著嚴重的挑戰(zhàn)。這一挑戰(zhàn)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迅速發(fā)展,國際上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另一方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國內急需新型人才。迎接挑戰(zhàn),適應“三個面向”的要求,就必須改進和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除補充、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外,更重要的是改變教育方式、方法。只有徹底清除傳統(tǒng)教育中形式主義的東西,改變單純注入式的說教,掌握、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作用,才能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一、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方式,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在校的大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都曾經(jīng)受到過正規(guī)、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這些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多是從課堂上老師的教授中獲得的,并且為各種考試所迫,背得滾瓜爛熟,但是真正理解和接受的并不多。特別是當他們聽到、看到社會上的陰暗面和身邊發(fā)生的不正常現(xiàn)象與課堂上教師所教的內容之間存在著如此大的差距時,自然會產生受騙上當?shù)男睦怼_M人大學后,這種心理自然會逐步發(fā)展成為對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厭倦和反感情緒。因此盡管我們開設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理論課,總體上增加了思想教育的教學時數(shù),制定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從多方面進行教育管理。結果只是“管住了人,管不住心”。學生的狀態(tài)經(jīng)常是人坐在課堂里,思想?yún)s一直在神游。看專業(yè)書籍的、看小說的、打盹的大有人在。教師偶然發(fā)現(xiàn)有瞪大雙眼盯著黑板的學生,從他們臉上看到的卻多是茫然和疑惑,很難找到渴求知識的目光或心悅誠服的微笑。盡管我們的教師、政工干部課前查閱了大量資料,認真?zhèn)湔n,在課堂上大汗淋漓、充滿激情地講授,卻時時感到很難在心靈上與學生溝通。得到的只是在征求意見時,學生或許是出于感激,或許是出于迎合,或許是出于無奈而表示的“贊許”和考試答卷上千篇一律的“正確答案”。長此下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非但沒有加強,反而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境地。上學期我們在對學生思想狀況調查中了解到:“學生有冷漠政治的趨向,對思想理論學習不感興趣,應付了事。”有的學生沒有入黨的想法。班團活動娛樂性內容居多,思想性、政治性的內容很少。學生們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取向上由重精神追求轉為重物質追求,輕理想、重實惠;輕事業(yè)、重金錢。在道德觀念上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不屑一顧,甚至道德水準滑坡。面對學生的思想現(xiàn)狀,我們不禁要問,在中小學教育的基礎上,我們一直在抓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什么效果始終不盡如人意呢?究其原因,除教育的內容拘泥于書本,理論的東西太多,接觸實際太少以外,在教育方式上形式主義的東西也太多了,只注重形式而輕視教育效果。如平時我們多采用的報告、講座、輔導等方法,在這些教育活動中始終是教育者在講大道理、大原則,而沒有注意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只有教的一方在執(zhí)著地灌輸,而學生則處于被社會上種種不正之風所籠罩的消極狀態(tài),結果必然會出現(xiàn)“采取觀望、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實行,現(xiàn)代化建設的迅猛發(fā)展對于高校培養(yǎng)的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大學畢業(yè)生、研究生要有良好的業(yè)務素質,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新時期的青年,他們既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中堅,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骨干。因此我們必須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二、將教育技術應用于思想道德教育,作為改進思想教育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已顯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江澤民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強和改善宣傳教育工作的內容、形式和效果。一要適應形勢的發(fā)展,二要分別不同對象采取多種形式,分層次地進行有效地宣傳教育。現(xiàn)在廣播電視影響很大,我們必須把它牢牢掌握在手里,把它辦好。”
教育技術是指根據(jù)教育理論,運用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有目的地傳遞教育信息,充分發(fā)揮多種感官的功能以達到教育效果最優(yōu)化的教育活動。德育教育技術作為教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設與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已經(jīng)逐漸顯示出巨大的優(yōu)勢和獨特的作用,是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
有人說:“青年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不滿足于在抽象的理性王國里漫游,一旦離開理性的王國,他們需要一點帶感性色彩的東西,獲得心靈的慰藉,求得心態(tài)的平衡”。而德育教育技術恰好能適應青年的這一特點,通過聲像教材使思想教育中必須貫穿而又不易把握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內容盡可能通過具體的、生動的、直觀的形象體現(xiàn)出來,集思想性與知識性、教育性與趣味性為一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通過多種感官同時進入大腦,以達到加深領會、事半功倍的目的。
近年來,許多高校對德育教育技術都予以高度重視。自編、自導、自拍了許多德育電教片。如《世紀行》《讓歷史告訴未來》《迎接挑戰(zhàn)》《奮斗者的足跡》等,深受學生們歡迎。特別是在西安交大,在黨委的領導下,德育教育技術工作已初步實現(xiàn)了內容系列教育,在革命傳統(tǒng)教育、人生觀教育、行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美觀教育、共產主義理想教育等八個方面實現(xiàn)了內容系列化。同時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區(qū)分不同層次拍攝和播放教育電教片,在陜西高校德育電教現(xiàn)場會上受到了全省三十多所高校領導及同行的高度評價,在全國高校教學優(yōu)秀成果表彰會上被國家教委授予特別獎。我校的廣大師生和政工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中,也開始認識和使用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發(fā)揮德育教育技術的作用。采用課堂教授和播放思想教育專題片相結合,輔導講座與看錄像、聽錄音相結合的形式。反饋信息告訴我們,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這種視覺新、感受深、喜聞樂見、新穎獨特的教育形式。通過觀后討論,縱橫歷史,談論古今,透視美丑,談論人生,評說社會。塑造自我,幫助學生認識人生的真諦,擺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三、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技術的作用,為培養(yǎng)新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服務
德育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革,加強和提高了教學效果,在培養(yǎng)新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人才方面顯示出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保證對德育教育技術作用的發(fā)揮能達到提高教育效果、培養(yǎng)新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才的目標呢?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是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技術作用、提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證。長期以來,在如何運用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方面我們缺乏研究,對作為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教育技術缺乏必要的重視,這些勢必影響教育技術作用的發(fā)揮。因此,我們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有關領導同志都應該提高對德育教育技術工作的認識,只有把這項工作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上來認識,才能重視德育教育技術工作。因此充分認識好德育教育技術工作不僅僅是一個教育技術的問題,而是一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是一個占領思想文化陣地的問題。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首先要把握好政治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其次,要把德育教育技術工作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列入議事日程。西安交大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要抓德育教育技術工作,必須領導重視、組織落實。學校成立了由校學工部、宣傳部、校工會、團委、教育技術中心等單位的負責人組成的機構,還成立了德育室,配備了從事德育教育技術的專職人員,其中有專職編導四人,攝像三人,燈光、制片各一人。強有力的德育教育技術隊伍才能保證德育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再次,要在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適當?shù)膬A斜,以保證德育教育技術工作的開展。
2.提高德育教育技術人員的素質是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技術作用、提高教育效率的組織保證。德育教育技術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除專職從事德育教育技術工作的人員以外,高校的政工干部理所當然要成為兼職的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要保證德育教育技術的質量,必須從提高專、兼職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的素質人手。首先,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理論,掌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對德育教育技術工作有明確的認識,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德育教育技術工作中發(fā)揮出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使德育教育技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其次,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還應具備較強的業(yè)務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專、兼職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除認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以外,還應當研究和掌握教育技術規(guī)律,找準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技術的結合點,才能真正發(fā)揮德育教育技術的作用。不能只停留在購買、復制現(xiàn)有的德育電教片,只掌握簡單的播放技術水平上,而應當根據(jù)形勢發(fā)展的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編制出高質量的德育電教片。
為了提高德育教育技術工作者的素質,除政治理論與知識的學習提高外,還要多實踐,只有深入到火熱的改革開放和繁榮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實踐中去,從中吸取政治營養(yǎng),挖掘和提煉素材,進行加工制作,才能制作出政治觀點鮮明、藝術感染力強的德育電教片。
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對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難度,同時也提供了條件和機遇。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來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為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是我們每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