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極具魅力而高雅的體育項目,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美譽度和極強的影響力。近年來,隨著體育選項課的普及,羽毛球和其他許多運動項目一樣,進入了高校體育課堂,成為大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項目。羽毛球運動技術性強,技術要求細膩,速度快、變化多,比賽競爭激烈,要達到較好的掌握和提高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研究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很有必要。本文在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了革新,并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改進大學生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方法作一探討。
一普通高校羽毛球課的教學現狀
高校體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高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體質,然而目前學生的體質和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高校體育如何面對現實、展望未來,切實摸索出一條適應時代需求的發(fā)展思路;如何改革高校體育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如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配合全民健身,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是擺在每一位高校體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國際的交往,高校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大部分高校現行的學年制教育體制已滿足不了社會對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我國高校勢必要采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舊的學年制教學,以求得生存和發(fā)展。高校羽毛球教學基本采用分層次分組教學、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多媒體演示與表象演練教學以及重視規(guī)則和裁判法的學習、改進考核評價方法等教學措施。
二影響羽毛球課教學效果的幾個因素
1由于學生來自不同地區(qū)和學校,掌握的羽毛球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學過程中很難滿足不同基礎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不利于因材施教。
2體育場地、器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羽毛球是極易損耗的教學必需品,消耗量非常大,有時需要學生自己購買。由于部分國內高校在室外上課,天氣影響很大,容易導致教學計劃臨時改變,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羽毛球的練習內容單調,單個動作的重復練習安排過多,課上變成了羽毛球運動競技項目的訓練課,使學生產生了厭煩心理,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4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片面追求競技效應,運動負荷較大,給學生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負擔。
5對學生的考試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和自身能力提高狀況的評價,嚴重影響了先天身體素質不足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進行教學。
三羽毛球教學中應采用的方法與措施
1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1)分組教學法。由于大學生們的身體素質、體育基礎、接受能力等客觀上存在著差距,傳統(tǒng)體育教學“統(tǒng)一目標、統(tǒng)一要求”的做法往往造成“優(yōu)生跑不快,差生跟不上”的結果。為此,我們在羽毛球教學中采用了分組教學法:在每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通過對學生專項素質的測試或對學生技術動作掌握情況的考查,將原自然教學班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組進行教學,各組分別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實施不同的教學手段,之后根據學生對技術的掌握情況,對各組學生進行必要調整,促使學生在學習上都能得到循序漸進的發(fā)展和提高。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針對性強。而對各層次的學生根據進步大小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又形成了一種比、學、趕、超的競爭激勵機制,大大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提高。
(2)念動訓練教學法。念動訓練是一種心理念動的訓練方法,利用心理學中運動表象的原理,反映了某一個具體的技術動作在空間、時間和力量方面的具體形象,以及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其他聯(lián)系,是動作學習和動作完成最直接、最重要的過程。具體方法為:教師進行準確的動作示范和動作要領講解兩至三遍→學生全身放松,閉目自然站立→教師講動作要領→學生想象教師的示范動作并進行復制→反復想象復制動作→學生實際練習→教師糾正錯誤→學生實際練習掌握技術動作。
(3)比賽教學法。比賽教學法是在技術動作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兩人或多人進行比賽練習,從而使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此方法對練習較為簡單枯燥的技術動作尤為有效,如:步法練習中,安排兩人進行步法比賽練習,看看誰的步法準確、靈活、快速。
(4)多球訓練教學法。多球訓練法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連續(xù)、反復多次擊球動作,來增加練習強度。其中,有一球一擊練習和多球單獨練習兩種基本形式,用來糾正錯誤動作和提高動作的準確性。
2運用多媒體演示與表象演練相結合的技術教學法,加快技術動作的掌握
技術教學是選項課的重點內容之一,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不下四十種,教學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點,由學生自己去舉一反三。為此,我們在握拍、發(fā)球、擊球和步法等四大類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技術動作,如正反握拍法、發(fā)高遠球和網前球、擊高遠球和扣殺球、上網和后退步法等等。然后將國內外優(yōu)秀運動員的相關技術動作制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反復觀看,許多有條件的同學還拿去自己刻錄優(yōu)秀運動員精湛技術動作的光盤,加上教師詳細的講解示范,使我們的技術教學達到了起點高、起步快、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多媒體技術動作演示的基礎上,針對某些羽毛球技術速度快而連貫、不易掌握的情況(如扣殺球等等),我們還嘗試運用了表象演練法,以加快和完善技術動作的形成。課上在觀看了錄相和教師示范后,在教師的口令下,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閉目反復想象動作過程,再想象自己在做這一動作,使頭腦中出現的動作表象與實際動作趨于一致。課外再要求在每天進行10-15分鐘的表象訓練,充分發(fā)揮學生內在的學習潛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從而有效地避免那種在學習中機械模仿的現象,不斷糾正練習過程中的偏差,加速技術動作的掌握和鞏固。
3堅持實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培養(yǎng)鍛煉習慣
目前,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同,只有借助課外體育才能將大量的練習充分消化。課堂教學也只有與課外體育相互配合、齊頭并進,在理論知識和鍛煉實踐的有機結合中,學生的鍛煉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提高。羽毛球運動技術細膩,比賽的技巧性較高,對身體素質如速度、耐力、靈敏等更有較高的要求,不進行長時間的自覺練習,掌握技術動作、提高比賽水平是不太容易的。因此,羽毛球教學十分需要實行課內外一體化模式。我們在抓好課堂理論和技術教學的同時,還特別抓緊抓好學生的課外練習。課外練習有固定場地和器材,由教師和班干部共同負責考勤。課外練習的形式豐富多彩、不拘一格,重在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培養(yǎng)鍛煉習慣。比如,在教師集體輔導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組建興趣小組或小型俱樂部,并且在各小組和俱樂部之間經常組織交流比賽,以相互幫助和指點,共同提高。
4重視規(guī)則和裁判法的學習,增進對專項的認識和理解
掌握羽毛球的規(guī)則和裁判法,對于更好地認識該項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更好地掌握各項技術和戰(zhàn)術十分必要,也為大學生們更好地組織課余比賽所必需。為了盡量少占用課堂練習時間,我們采取集中學習與課堂間歇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課內外實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第一次課安排集中學習,將羽毛球規(guī)則和裁判法連同該項運動的特點及鍛煉價值等知識,扼要地加以講述,內容精練之后,在課堂練習的間歇(如安排在每次課的開始或結束,有的放在課上比賽的間歇)再進行重點問題的實地講述。這樣,既便于學生活學活用,又控制了課堂運動強度,還節(jié)省了時間。臨場裁判也被作為考試的一部分,因此,在課內外練習中,分組教學比賽的同時,各組學生都要求輪流進行裁判實習。這樣,通過一學期的選項課學習,羽毛球規(guī)則和裁判法都較好地為學生們所掌握,同學們對羽毛球運動也因此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增強了對各種技、戰(zhàn)術的理解力和判斷力。
5合理制定考試內容和方法,全面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課題,作為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考試對學生和教師都能提供正確的信息反饋。因此,合理的考試對搞好教學具有積極意義。我們在制定考試內容時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本技術的掌握程度;二是實戰(zhàn)能力;三是規(guī)則和裁判法的掌握;四是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這項由教師和學生根據該生的平時考勤和鍛煉情況共同打分)。以上考試內容能比較全面地檢驗學生該項目的學習效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了他們課內外的鍛煉積極性,有利于他們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
參 考 文 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錢杰.高校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之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4).
[3]鄧慧.對當前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與普及問題的思考[J].中國體育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