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多種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對原有的體育課程要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體育課程具有綜合性質,它以教育科學和體育運動科學作為課程的理論基礎,是以體育與健康的理論知識、技術體系和各種體育活動為內容的一門學科。
一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意義
1體育課程資源在課程實施中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調整和改革課程體系、結構、內容,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在這一新形勢下,傳統的體育課程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時代發展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傳統的體育課程內容已不能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受競技體育與體質教育的影響,體育課程主要以競技運動項目作為主要內容。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比較單調、乏味,體育課程資源的浪費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教學內容重復、陳舊、復雜,使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了厭煩心理。
(2)傳統的體育課程結構不能充分地適應素質教育的精神。過去,體育課程內容的設置是以學科為中心,主要強調運動技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不能完整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忽視了體育對于培養人的作用。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我們構建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整體健康為目標的課程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完善體育課程的重要保障。
2體育課程資源的特點
如何提高體育課程的適應性和體育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地方和學校的體育課程資源建設和管理,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體育課程資源要充分反映地方的經濟和文化特點。體育課程只有符合地方經濟和文化特點,才能提高體育課程的適應性。大力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資源,把它們引進到課堂當中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體育課程資源要反映學校的實際和體育運動傳統。目前,我國城市與農村差異較大,體育課程應當從各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條件出發,努力發展反映學校體育運動傳統的體育課程資源和校本課程。
3體育課程資源的種類
體育課程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六種:(1)人力資源;(2)體育設施資源;(3)課程內容資源;(4)課外和校外體育資源;(5)自然地理體育課程資源;(6)體育信息資源。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所能獲得的體育教學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廣播、體育雜志等資源獲取體育信息。充分利用體育課程資源,可以充實和更新體育課程內容,提高體育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
二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途徑
1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主要由體育教師、班主任、有體育特長的教師和學生、行政機構的體育視導員和學生家長等構成。他們是重要的體育課程資源。在開發人力資源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崗位職能作用,鼓勵他們關心和參與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2體育設施資源的開發
(1)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體育器材的一物多用,不僅節省了重復購買器材的費用,還能根據器材的特點開發其多種功能和用途,是解決器材品種少的好辦法。例如:①接力棒:除了用于接力跑的傳接工具外,還可作為健美操的手持器材和各種跑步的障礙標志物。②欄架:用于跨欄,也可用于投射門和鉆越障礙等。③跳繩:用于各種姿勢的跳繩動作和繩操,還能用作游戲標尺等。④標槍:用于投擲、跳高架、標志物等。⑤實心球:用于投擲、做游戲的負重物、障礙物和標志物等。⑥呼拉圈:用于身體活動、游戲套圈、障礙物。⑦橡皮筋:可當跳繩使用,也可做跳高的橫桿等。⑧單、雙杠:除用于體操動作外,也可用于打秋千等游戲活動。
(2)制作簡易器材。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廢舊的生活物品和生產工具等,可以制作一些簡易的體育器材,解決有些學校的體育器材短缺問題。例如:①發動學生和家長利用家里的舊布和豆子、谷類等制作成大小不一的沙布口袋。②汽車輪胎可作障礙物和攀爬階梯的工具。③多余的地板塊可重新改裝用作“齊心協力”走,還可做冬季的“腳滑子”。④舊書包可用作負重的“小背簍”和障礙物。⑤各種礦泉水瓶可用作標志物、沙瓶、障礙物等。
(3)改造場地器材,提高場地的利用價值。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把成人標準的體育器材改造成適合中小學生身材標準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如:①可將足球場地縮小成適合學生小范圍活動的空間,把球門也按照場地的比例適當調整。②降低學校籃球架的高度,在學校的室外墻壁上多安置一些籃球架。③健美操室可用于進行乒乓球、武術、室內毽球等項目的混合型場地。④夏季的輪滑場地可用做冬季的滑冰場地、冰球場地和多種冰上活動場地等。⑤降低排球網架的高度可作為網球場地。
3體育課程內容資源的開發
(1)對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對現有的傳統運動項目進行改造,重要的是要以整體健康觀為指導。運動項目的改造應當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社會適應等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現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①簡化技戰術:只保留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基本技戰術。
②簡化規則:只保留一些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使學生能興高采烈“玩”起來的簡單規則。
③修改內容:去掉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使學生無興趣的陳舊內容。
④降低難度要求:降低運動難度、動作難度,不苛求動作的細節,改變器材的功能。
(2)對新興運動項目的引用。新興運動系列的內容極為豐富,《課程標準》對新興運動的定義是:國際上比較流行,但在我國開展不久或國內新創、深受學生喜愛并適合在學校開展的運動項目。下面列舉幾項新興運動的種類:
①定向運動:定向運動也稱定向越野,是借助于地圖、指南針來識別方向,越過各種地形,達到目的地的一項運動,這種運動非常適合青少年。定向運動起源于北歐國家,很快受到世界各地的關注。
②輪滑:輪滑運動是一項融健身、娛樂、競技與一身的風靡世界的趣味性很強的大眾休閑運動。現在這項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系列,有速度輪滑、花樣輪滑和輪滑球比賽等。從旱冰鞋上來看,也有了創新與改造,從捆綁在腳上的鞋到現在特制的單排輪,有不少地方盛行這項運動。輪滑的場地也不同于過去固定的場地,有圓形、長方形和波浪形等各種場地。現在,輪滑在某些地區也被少數人作為交通工具使用。
③攀巖: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意義的運動項目,它包括野外攀巖與場地攀巖兩類。野外攀巖已經是世界性的流行運動項目,由于它具有實際的生活與生存價值,因此,對青少年具有教育意義。場地攀巖也有室內與室外之分,是在人工造的攀巖墻上進行的,高度的設計可以根據參與者的年齡有所不同。這種攀巖墻已經在我國的某些學校出現,室內攀巖墻相對來講高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安全性更好些。
4體育課程內容與校外體育資源整合
學校體育俱樂部的發展給學校體育帶來了全新的改變,通過體育俱樂部與政府、社區、家庭三方面體育資源與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整合,有效地利用和開發了校外體育資源。
(1)與政府文體部門的體育資源整合。俱樂部主動與政府文體部門溝通,把以前文體部門所承擔的各種繁雜的比賽、活動組織起來,并把各種活動辦出層次。政府部門則將有關的活動經費下撥俱樂部,使俱樂部成為了一個專業的體育組織。另外,俱樂部各個項目的體育骨干除了代表本地政府參加各種體育競賽獲得榮譽外,也成了帶動本地體育文化活動的排頭兵,參與比賽、組織比賽等也成為了他們學習和工作之余的樂趣。
(2)與教育部門體育資源的整合。作為學校體育俱樂部,本身擁有大量經過優化了的學校體育資源,這部分資源已經使本地教育部門在應付傳統的各類競賽方面擁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大量的校外體育資源使教育部門在考慮學校體育的發展時,自然而然地把俱樂部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俱樂部承擔了以前體育教研組的大部分職責,如組織教育系統內各種項目的體育比賽、參與教育系統的高層次體育競賽等,因此,俱樂部的存在已經把大量的體育教師從繁重的體育競賽任務中解放出來,從而專門從事體育教學的研究。
(3)與社區體育場地資源的整合。俱樂部遵循“政府投資、立足學校、面向校內外”的原則,分總部場地和其他各所學校活動場地兩部分。各俱樂部一般選定一所場地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作為總部場地,該場地由俱樂部負責管理使用,將活動的時間詳細分清楚,以達到學校和俱樂部資源共享,在學校體育教學之外的時間,俱樂部可以象征性地有償向社會開放。
在一些社區的公眾活動場所,也有俱樂部的活動點,如各種類型的文化廣場,俱樂部可以隨時在這里進行活動,這對廣大民眾的影響以及體育文化向社會的滲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三開發體育課程資源應注意的問題
1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同時,要注意內容的選取。選取的內容應當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特征,并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2要注意更新課程理念,根據整體健康觀進行課程設計,繼承好的思想,更新舊的觀念,使體育活動的內容和方法有助于學生達成體育課程目標。
3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工作,要在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基礎上有效結合學校實際進行校本課程資源開發,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
4應當把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的工作納入體育教研工作之中,克服消極和懶惰情緒,防止“一問了之”和“走過場”的現象發生。
5建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體育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管理、督察和指導工作,把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評價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6建議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體育教師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的能力和體育課程設計能力進行專門的培訓,有效提高體育教師的科研與教學研究的實施能力。
7各市、地有關部門要不斷總結開發和利用體育課程資源的經驗,并加以推廣。
參 考 文 獻
[1]鐘啟泉,崔允漷,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