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英語的終極目的是使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因此,新目標英語也稱“交際英語”。新課改確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如:教師比以往更加好學了,師生間的關系更加密切了,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趨于主流,但是新目標英語確實也存在以下問題:新教材內容與中國學生的實際生活脫節,新教材操作難度大,新教材的詞匯量大……那么,在新課標下如何進行語法教學呢?
一、對語法教學的正確認識
語法教學的課堂基本形式是既有老師講,又有學生口頭訓練、筆頭訓練、結對訓練、講練結合,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語言點和語法有必要講,也愿意學,愿意記。有些語言點,如果老師不講,學生往往不了解一詞多義。如:take一詞,初義是“攜帶(走)”,而它的引申義很多,而且使用頻率很高。如:take……to……(把……帶到……去);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做某事花費某人多少時間);take a bus (乘車)。這些基本詞的用法,如果老師在課堂上結合課本內容講解總結一下,既能豐富學生知識,又能加深印象,這對學生大有裨益。
二、正確看待新課標英語中的交際教學和語法教學的關系
1.不能把交際教學和語法教學對立起來。
新課標教學鼓勵學習者張口,倡導“交流信號”、“言語不是語言知識”的原則。在外語教學的初期和中期有很大作用,其負面效應是它常使學習者產生誤解,認為能說、說了就是說得好。事實上,在語言交流過程中,說不是目的,交流正確的信息才是重要的。從發展方向上看,一個語言正確但不流利的學習者往往有更多的提高機會和提高能力;而一個只會說但又不懂規則的語言學習者,往往只停留在能說的水平上,這時人們往往歸罪于教語法。我認為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交流能力差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英語學習是在中國學習的英語,而且漢語環境嚴重影響著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這是環境問題;再者中國的班級規模大,課堂進行充分的語言實踐活動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不能認為語法教學制約了交際教學,它們不是對立的。
2.正確看待兩者關系。
從語言學習的環境上看,學習者習得母語時,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不必學語法即可形成語感,獲得運用母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在中國,完全用習得母語的方法學習外語是極不現實的。因此,在缺乏語言環境下學習英語,只有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和語法規則,才能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增強運用英語交流的準確性。毫無疑問,語法教學是新課標交際能力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三、體現新課標宗旨的交際型語法教學的教學模式
新課標的宗旨是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技能。語法知識的傳授是為技能培養服務的,因此,它必須與技能的培養結合起來,使學生學了規則,就能初步運用于言語實踐,并使學生在言語實踐中預防和減少錯誤。外語語法教學首先要避免“一言堂式”的、凝固的、單向靜態教學模式,鼓勵多邊對話。如:應答、討論、分析等。在語法教學模式中,最為常見的是以提問為中心的對話型教學模式。首先,課前教師安排學生預習教材上要學習的語法內容,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根據語法項目的不同用途,分別以概念、用法和情景等方面進行印證所理解的知識。之后,教師又通過學生了解他們的掌握情況,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與各種語言交際,學會自我反思、自我理解、自我完善,最終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和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安排課堂活動,尤其是注意設計好課堂提問,提供較為豐富的材料,問題的難度要把握好,要與一定的生活情景相結合,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并注重在運用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語法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初一新課標第六單元設計的話題是購物,語法知識是:正確運用how much is /are+商品?學生有內容可說,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首先,老師讓學生提前預習商品名和新的語法項目“how much……”。其次,新課中,教師予“how much……”以意義,運用商品圖片進行語法教學,單數為“how much is 單數/不可數名詞?”復數為“how much are復數名詞?”再次,教師提問“how much……?”讓學生自己回答,了解他們掌握的情況,最后讓學生在他們之間分小組完成對話任務,教師從旁邊指導并聽取反饋信息。因為話題是購物,教師又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學生參與性很強,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使他們在購物情景中掌握了語法知識的實際運用。因此,語法教學充實了新課標教學,又使學生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作者單位西安市臨潼區西泉中學)
責任編輯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