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知名學者、班戈大學教授哈珀在歷經10年而寫就的文章《偉大的未知數》中指出:對于一所大學而言,最重要的既不是教學和研究,也不是校園和建筑,而是大學的理想。唯有堅守理想,一所機構才能稱為大學,也才有可能成為一所偉大的大學。
當看到哈珀教授所得出的結論是“大學理想”造就了一所偉大的大學時,我想,大家可能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個問題:中國大學的理想是什么?然而,我以為,在我們追問這個問題之前,有一個問題必須加以解決,否則類似“中國大學理想”這樣的問題可能難以得到圓滿的回答。
這個問題就是:中國的大學普遍沒有“使命”,而只有近乎完全相同的培養目標,大同小異的培養模式,大致相同的課程設置。今年一月,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過這個問題。那么,何謂“使命”?即英文的mission,或者叫mission statement(使命陳述),意為:使用短小精悍的詞句以闡述機構的宗旨和主張。一般來說,使命闡述的是該機構的核心價值觀,也是該機構的行為準則,具有指明方向、明確目標和責任、引導決策、尋求公眾理解的作用。同時,使命陳述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區分自我和他人的不同之處。
使命陳述在美國高校中普遍存在,而且不同類型的高校,其使命陳述各具特色。一般來說,這樣的使命陳述對高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美國女子高等教育起步于19世紀,后來成立了很多只招收女性學生的“女子學院”(women’s colleges)。這些女子學院的使命就是“讓女子像男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使命,她們在教育中所倡導的獨立自主與堅忍不拔的信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高校普遍沒有自己的使命陳述,因此,難以發現其各具特色的核心價值觀及其行為準則,也就不奇怪了。我想,在中國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洪流中,不能忘了應該首先確立中國大學各自的使命。當然,并不是說確立了使命,才可以去談理想或者就能夠實現理想;但若缺了使命,一所大學距離其理想無疑還有一段距離。
(摘自《科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