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正處在從“知識授予型”向“知識創造型”轉換的變革時期,世界各國都致力于推進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優化。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舉行的八國首腦高峰會議上,英國首相布萊爾建議發表了八國達成共識的《科隆憲章——終生學習的目的與希望》,其中強調:“在推進現代化和提高現代化水準方面,教師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的采用、訓練、配置及素質能力的實質性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極其重要的因素。”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各國普遍重視在職前教師教育中開設實踐性的課程。
目前西部升格師范學院在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上存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過于注重學科課程,缺少綜合課程,實踐環節薄弱。師范生的實習時間短、實習任務重,再加上指導教師的指導不到位,讓師范生疲于應付,從而導致教育實習流于形式。這樣的教育實踐難以適應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對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整合。
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范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學習活動,是基于師范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師范生的生活實際和中小學教育教學實際的一種課程形態。師范綜合實踐活動與基礎教育中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共同的課程理念,前者源于后者又高于后者,并最終為后者服務。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培養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的;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研究性學習、教育見習和實習、社會實踐等整合成為綜合性的實踐課程;使師范生能夠經常深入中小學開展見習、實習、社會調查等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和感受中小學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其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 設置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
1 有利于師范生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所謂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思想和心理品質的總和。”完善的教師素質結構應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專業能力為核心、專業品質為動力。無論是專業品質的形成、專業能力的發展還是專業知識的獲得,都必須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加以培養和提升。許玲俊認為,職前教師教育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是推動教師教育改革、培養新型師資的新的生長點和切入口。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設置,可以拓寬實踐領域、增加實踐機會,提高師范生的教師素養,促進師范生教師專業化的發展。
2 有利于彌補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不足
培養具有合理知識結構的專業化教師是職前教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客觀要求。教育實踐課程是提升師范生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過分強調分科而忽視“領域”概念,過分強調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性學習是傳統的職前教師教育課程最突出的弊端。其結果是師范生難以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難以發展相應的實踐能力。而以整合和實踐為顯著特征的師范綜合實踐活動則強調師范生跨學科的學習、注重師范生在實踐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因而有助于師范生開展實踐性學習,從而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提高實踐能力。
3 有利于提高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效性
李軍靠、魏宏聚認為,實踐性知識是教師教育專業的主要知識基礎,它必須通過實踐性課程的學習才能有效獲得。我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性課程的不足與形式化,導致了準教師們的實踐性知識普遍匱乏的現實,這就決定了科學開發職前教師教育實踐性課程的緊迫性。教育實習作為職前教師教育課程中主要的實踐環節,由于時間短、模式單一、教師指導不力等方面的原因流于形式,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師范綜合實踐活動將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研究性學習、教育見實習、社會實踐等內容整體納入到教育實踐課程體系當中,有利于豐富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內涵、加強理論教學與教育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提高職前教師教育實踐課程的實效性。
4 有利于為師范生的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實踐基礎
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師范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學習活動。師范生通過廣泛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各種教育情境之中,通過不斷地反思形成自己的實踐性知識,并在形成實踐性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相應的專業能力。同時,師范生在完成各種實踐活動任務的過程中,其意志品質和專業思想也能得到很大的發展。所以,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為師范生的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實踐基礎。
5 有助于職前教師教育中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
職前教師教育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的傳授式教和學生的接受式學為主要特征。在學科課程的教學中可以運用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改革職前教師教育傳統的教學方式,從而形成能充分調動師范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二 構建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必要策略
1 更新課程觀念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和反思者,因此職前教師教育必須改革“技術熟練者”范式的課程體系,要以“反思性實踐者”范式為主導,加強課程的實踐性。實踐環節對師范生的成長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教育實踐不僅在于“運用”和“檢驗”師范生的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掌握的情況,同時也是師范生獲得和形成教師專業成長特性的過程。設置師范綜合實踐活動就是為了在實踐中培養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西部升格師范學院的領導和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職前教師教育課程中設置師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確立課程地位
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必須要有足夠的時間保證,西部升格師范學院在培養計劃中要壓縮必修課程、強化實踐環節,將其列入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計劃之中。由于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職業技能訓練內容的特殊性,沒有必要全部列入課表,但必須要有一定的學分要求。教育見實習的時間要適當增加,做到集中安排和分散安排相結合。
3 提供保障條件
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進行的前提條件是建立長期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這是由于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它不只是西部升格師范學院自己的事,還與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有密切的關系,需要加強與它們的合作。教育實踐基地的建立首先要擴展范圍,以中小學為主,但不能僅局限于中小學,還應涉及其他有助于提高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形成師范生專業精神的教育機構;也不能局限在城區和條件好的中小學或教育機構,還應涉及農村和條件較差的中小學或教育機構,要明確各自的權利與義務、互惠互利。西部升格師范學院要與教育實踐基地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關系,保證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高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
4 穩定教師隊伍
師范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既定目標是否達成。師范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教師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師范學院的教師,全面負責師范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研究性學習、教育見實習和社會實踐等。另一部分是實踐基地的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師范生的教育見習和實習。要選擇那些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經驗、責任心強、學識淵博的教師來擔任指導教師。西部升格師范學院還應協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對指導教師進行專門培訓,并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確保指導教師隊伍的穩定。
參考文獻
[1]李其龍,陳永明主編,教師教育課程的國際比較[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211
[2]林崇德,申繼亮,王水麗,教師素質一亟待澄清的概念[N]中國教育報,2004-4-6(7)
[3]許玲俊,職前教師教育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設置的意義及其實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8,(1):95-96
[4]李軍靠,魏宏聚我國職前教師教育實踐性課程開發U]遼寧教育研究,2008,(4]: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