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美國國家教育技術協會(ISTE)發布了《面向教師的國家教育技術標準》第一版(以下簡稱NETS·T-2000),這一標準為各個國家教育技術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參考。ISTE于2008年7月發布了《面向教師的國家教育技術標準》第二版(以下簡稱NETS·T-2008),如何在新標準啟示下改善我國高校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的現狀成為本文關注的焦點。
一 NETS·T-2008的主要內容及NETS·T的變化趨勢
1 NETS·T-2008的主要內容。NETS·T-2008從5大能力素質維度對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進行重新分類和規定。
一是促進和激勵學生的學習與創新。[1]教師要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身體力行地體現創新精神,在課堂內外通過使用數字化工具與資源同學生、同事及他人共同學習,而不只是把充滿挑戰的任務布置給學生去探究。二是設計并開發數字化時代的學習活動和評價手段。[2]師生共同使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創設學習環境。教師利用技術為學生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教師創造的豐富的學習環境中依據本身的學習風格、學習起點和偏愛的學習策略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三是成為數字化時代工作與學習的表率。[3]教師要體現出信息時代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新素養,利用新興數字化工具優化教學活動和管理工作,為學生樹立協作性學習、建構性學習的榜樣。四是提倡數字化時代的公民意識與責任感,并以身作則。[4]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的社會中,教師要承擔起提高數字化時代學生的媒介素養能力,讓學生從會“用”網進步到會“選”網。教師的信息素養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規范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法律和倫理道德。五是注重專業成長與領導力培養。[5]教師要秉持終身學習的精神,通過有效利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拓寬個人綜合素養的廣度,挖掘專業知識領域的深度,加快專業成長的步伐,提高工作領導能力。
2 NETS·T的變化趨勢。NETS·T-2000的6個能力維度分別是技術的操作和概念,策劃、設計學習環境和過程,教學、學習與課程,測試與評估,工作實效和職業實踐,社會、道德、法律與人性方面的問題。[6]對比兩個標準不難發現,NETS·T-2000與新版標準在能力分類上完全不同,教師對待技術的態度已經發生變化——從強調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轉向利用技術進行創新。第一版標準注重技術的操作,關注教師把技術引入到學習環境和過程的設計中,鼓勵教師應用技術進行學生評價和專業成長,重視教師借助技術手段與其他教師、家長等人員組成交流系統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而NETS·T-2008標準強調教師要利用數字化資源對學習環境進行創新性設計和開發,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教師要以身作則,依靠數字化資源拓展專業視野、提高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力,為學生樹立榜樣,以促進和鼓勵學生使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進行學習和創新。
總之,第一版標準的核心強調把技術整合到教育中,而新標準更強調在全球化、數字化教學環境下教師的學習設計能力、協作交流能力、榜樣示范作用和學校工作的領導能力,把技術看作是實現目標、服務于學習的工具和手段,更關注人的創新能力培養。[7]
二 教育技術公共課存在的問題
通過文獻調研和實際調查發現,《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實施中存在不少問題:
1 缺乏統一的權威的課程標準。各級各類師范院校都開設了此課程,卻沒有一份權威的課程標準,能查閱到的大綱內容也是泛泛而談,不規范,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措施,導致各院校隨意開設課程,沒有達到開設課程的真正目的。[8]
2 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脫節。現有課程的教學目標有的側重于理論知識,有的側重于基本技術操作,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的教育技術能力才是課程的重點。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發現,各院校選用的教材五花八門,教學內容涉及學習理論、教學設計、信息技術、媒體技術等多個方面。教師卻很少能做到用教學設計指導教學過程,用媒體技術優化教學活動,這是職前培訓與職后工作的嚴重脫節。
3 教學方法陳舊,教學評價方式不全面。教學方法以單向灌輸式為主,學生沒有機會體驗利用教育技術改善教學效果的案例情景。評價方式以筆試為主,很少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
4 師資條件匱乏降低了教學效果。因為師資條件的限制,目前很多學校《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都是采用大班授課的方式,有的課堂學生人數甚至可以達到二、三百人,沒有足夠大的計算機教室供這么多學生學習。而且課程開設時間一般為每周一節,課時不足,嚴重影響學生教育技術能力的提高。
5 高校師范生對待教育技術的態度消極,意識薄弱。學生不能明確區分《現代教育技術》課和計算機基礎課,質疑使用技術能否提高教學效率,以致主觀上不重視這門課,缺課現象嚴重。
三 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改革建議
NETS·T-2008新標準為我國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可參考性,雖然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不能達到標準的要求,但是標準的前瞻性為我們預見了未來教師的發展前景。筆者從影響教師能力培養的各方面因素中總結出如下以培養創新思維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課堂可參考的策略:
1 培養高校師范生的創造性意識,以此把創新精神傳遞到中小學課堂。筆者認為,思想決定行動,自由的思想是形成創新習慣的關鍵因素。教育技術課程性質要求教學過程要在活躍的課堂中進行,這為高校師范生積極主動地發表觀點、展示作品、互動評價提供了舞臺。
2 粗放型教材,集約型教學內容。筆者認為公共課教師不必游走于教材中,而是把教材作為課堂的參考,要針對高校師范生和中小學校的真實需要來安排教學內容,為高校師范生呈現具有理論性、技術性、實用性、時代性的教學內容。選擇對教學具有明顯指導意義的教育技術理論知識,對某些精深晦澀的理論要盡量通俗化,在專業性和大眾性之間尋求平衡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特色,所以技術知識應占據教學內容的半壁江山,但要避免有些內容與其他課程重復。
3 主題式學習與混合式學習相結合。教育技術學是交叉學科,盡管考慮課程性質和學生素質等因素,現代教育技術課的內容仍然量大面寬,需要掌握的理論和技術太多,在有限的課時內既完成教學任務又達到人才培養目標,就需要授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主題式學習是指學生圍繞一個或多個經過結構化的主題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改變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模式,使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性、參與性,并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授課教師還可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采用任務驅動式、發現式、探究式教學或多種方式相結合,靈活運用。[9]通過開發網絡學習平臺輔助課堂教學,方便學生進行混合式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滿足個人學習需要的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實時答疑、電子留言、作業互評、發布信息、優秀作品欣賞,使高校師范生真切感受到教育技術手段在解決實際問題、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上的無可替代性。
4 豐富評價方式,重視實踐環節。教學評價既要關注學習過程又要關注學習結果。采用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了解學生在教學過程每一階段的狀態。高校師范生具有雙重身份,在高校學習階段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就是教師,所以應該用學生和教師雙重標準來評價高校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弱化筆試成績,以平時作業和教學平臺使用情況為主要參考,改變傳統的為取得學分以考前突擊背題應付考試。促進高校師范生的實踐能力,把抽象的理論知識演化成具體的教學實踐,自由地設計符合專業學科標準和時代特征、滿足中小學生和社會需要的課堂,有利于在實際工作中把素質教育的精神實質真正深入到課堂、深入到教學當中。
5 實現教育資源最大共享,營造創新學習氛圍。中小學教師難以自覺自發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原因是,在高校學習階段,他們缺乏觀察和體驗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創造性使用信息技術的經歷,很難感受運用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然而合理的分配、利用高校中豐富的資源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一是策劃提高高校學生教學能力的學生活動,如教師技能大賽,職前學校,準教師博文大賽等,這使學生釋放青春活力,并從中獲得真實的教學體驗。二是開放計算機教室,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習慣。三是舉辦專家講座和經驗交流,介紹校園網、網絡教室、數字化圖書館等現代教育技術環境,豐富學生閱歷,開拓視野。四是安排教育技術專業學生輔助其他基礎類學科的師范生進行教育實習,使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以專業視角,幫助和解決基礎學科師范生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中有效開展課程教學時遇到的問題,促進基礎學科的師范生從教學產品的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同時可以豐富教育技術專業學生的經驗,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
總之,我國教育技術標準仍處在“技術與課程整合”階段,與NETS·T-2008倡導的“數字化創新學習”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新標準對指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改革以達到促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仍具有很高的價值。雖然中美教育技術發展的進程不同,但是我們要以借鑒的心態結合我國的國情和教育現狀對其理念和內容有選擇地吸收和應用,以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師隊伍。
參 考 文 獻
[1][2][3][4][5]王奕標.從新版NETS·T看教師教育技術能
力建設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9(10):115-120.
[6]臧艷美,靳晉忠.面向教師的新版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
準及啟示[J].新鄉學院學報,2009(3):84-86.
[7]陳維維,沈書生.美國國家教師教育技術標準的演變[J].
現代教育技術,2009(6):14-18.
[8]王源.《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程的再設計[J].現代教育
技術,2010(2):65-69.
[9]楊在寶,黃杰.主題式學習在《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
學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06(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