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自修鈴響過后,我便匆匆趕到教室,準備檢查學生昨晚的古詩背誦情況。可當我來到教室門口,頓時傻了眼。耳邊傳來一陣陣嘈雜的笑聲,一個個學生指手畫腳地議論著。順著學生手指的方向一看,原來黑板上竟畫滿了各種各樣的圖畫。
走進來再仔細一看,黑板上的圖畫還真夠亂的: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種類不同,位置無序。瞧著學生們的“杰作”,我一時哭笑不得,真想把“案子”審查清楚,再好好地教訓一頓,看你們以后還敢這樣亂來?再看坐在下面的學生們,他們似乎還沉浸在快樂中,一點都沒有覺察到老師的不高興。訓嗎?看著學生們那高興勁兒,于心不忍;不訓嗎?心里又不是滋味。就在這時,靈機一動,何不來個即興創意課堂?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揮了揮手,示意學生們靜下來。“同學們,黑板上的畫雖然亂了點兒,但都畫得不錯,很有意思,很吸引人。”我如數家珍后繼續說:“現在老師想知道,黑板上的這些‘藝術作品’是哪些同學的?能告訴老師嗎?”話音剛落,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開口。有的學生則紅著臉低下了頭。一會兒,一個學生站起來怯怯地說:“那幅‘抽象畫’是我畫的。”“你連抽象畫都知道,真厲害!”我豎起大拇指贊嘆道。“你怎么會想到畫抽象畫的?”“上個星期,我們剛學過第8單元有關藝術的課文,這幾天我看了畢加索的藝術作品,其中有些是抽象畫。于是,我想畫一幅給同學們看看……”他靦腆地說。有了他打頭陣,大家都放松下來了。另外一位學生站起來,顯得有些得意:“老師,齊天大圣是我畫的。因為我喜歡齊天大圣,特別是他的英武。”好個快人快語,還沒等我開口問,他就一口氣說完了。有位女生跟著站起來,“那些雪花是我畫的,我喜愛冬天”。“那掉落的大雁是我畫的,它是驚弓之鳥。”又有一個學生起來描述他的作品……就這樣,黑板上“藝術作品”的作者陸續“現身”了。緊接著,我給每幅作品都標上序號。
“同學們,我們剛才都聽了每幅作品作者的介紹。老師覺得這些同學都非常聰明,不僅知道學以致用,還在學完課文后,主動在課外探索學習,用心發掘生活的美麗。說真的,老師打心眼里為你們感到高興。”我激動地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評一評誰的作品最有創意,好嗎” ?
一聽說可以當評委,給每幅作品打分,他們可高興了。一個個拿出紙和筆,一邊一本正經地再次審視作品,一邊認真地給每幅作品打下分數。在同學們打分的同時,我也到下面巡視一番。眼看差不多了,我便組織下一個環節的活動——評分。“同學們,老師剛才看到大家打分都打得很認真,接下來,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給每幅作品計分,而且,老師還有個要求,就是給完分數后,說說理由。”
“老師,我們小組給《齊天大圣》這幅作品平均打90分。因為他畫的齊天大圣很像電影里的齊天大圣,但是顏色還不夠漂亮,建議多用點黃色。”小組代表徐帥有模有樣地說。“老師,我們給王兵同學畫的鴨子畫打95分,鴨子們畫得很生動,真是好樣的。”就這樣一組接一組地評分,最后全班匯總后,評出了最有創意的作品是劉雪見同學畫的抽象畫。
看著學生們那高興勁兒,聽著他們精彩的評語,我的心里也有了另一個主意:是時候,讓學生們練練筆了。“今天的早自修,同學們開心嗎?有收獲嗎?請同學們把今天早自修發生的事記下來,讓它成為我們的美好記憶,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動手了。一會兒,教室里變得靜悄悄的,只聽見筆在紙上寫字的沙沙聲了。
大約十來分鐘,許多學生都寫好了。“同學們,老師看到很多同學已經寫好了,不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記錄今天的故事的,好嗎?”“好!”學生們有些急不可待了。交流開始了,有的學生說:“今天的早自習很特別,我們在黑板上亂畫畫,但是老師沒有責怪我們,反倒引導我們去欣賞畫作。”有的學生這樣開頭:“今天,我們班‘冒’出了很多藝術家。”還有的寫道:“我想以后多向大家學習,好好觀察生活里各種美好的事物,多想想,多畫畫。”
此時,雖然教室外寒氣逼人,但教室內,卻是春意融融。大家在掌聲和笑聲中,一起欣賞畫作,學習寫作,認識彼此。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必須得有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因為課堂學習資源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只有善于運用各種資源,用心思考,用活創意,才能轉化課堂困境,不斷刷新對教學的認識,真正走進學生心里。
(作者單位:浙江常山縣同弓小學)
責任編輯李淳